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簜节的意思、簜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簜节的解释

竹节。犹竹符,古代信使持其半以验证。 清 赵翼 《芷塘南回谒我于扬州喜赠》诗:“簜节抡才半天下,新阴桃李多豪英。” 清 赵翼 《卢抱经重逢入泮》诗之四:“簜节荣持为星使,老曳笻枝作地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簜节的汉语词典释义

簜节(拼音:dàng jié)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簜”与“节”二字组成,需分释后合解:

  1. 簜(dàng)

    • 本义:指大竹,特指竹名。《说文解字·竹部》载:“簜,大竹也。”
    • 引申义:因竹材质地坚韧,古代常用于制作符节、礼器等重要信物。
  2. 节(jié)

    • 本义:竹节,引申为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周礼·地官·掌节》注:“节,犹信也,行者所执之信。”
    • 引申义:象征权力、信守或礼仪规范。
  3. 簜节合义

    • 字面:以竹制成的符节。
    • 典出:《周礼·秋官·小行人》载:“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其中“管节”或作“簜节”,为竹制通行凭证。
    • 象征意义:代表使者的身份与使命,兼具权威性与礼仪性。

权威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释“簜”为竹类,奠定字形字义基础(无公开电子版链接,可查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详述“六节”制度,明确竹制符节用途(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周礼》原文库)。
  3.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综合历代文献,收录“簜节”词条并释为“竹制的符节”(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提示: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或权威出版社纸质文献核查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簜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读音与基本含义

2.历史用途

3.文学例证

4.易混淆词辨析

“簜节”属于较生僻的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诗词中。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可参考古代典章制度或赵翼的诗集。

别人正在浏览...

霸僚本性难移蝙蝠衫不忘沟壑残年余力叉腰赪鲤畜财橱窗垂念待尽淡怀倒茄登探都孔目读诵发晕风尘肮脏妇兄鲑蠪古宪含睇宦孺货人践德江鸥戒定稽谋精坚款悉离娄六结禄鬼论篹买好漫叟蒙头盖面淼渺木券南阳佳气能称平装皮鞘前后溲黔驴技穷盛兵神精石矩式宴树国私赎太璞条汇绨缯通名香兽祥序小眠邪怪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