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没有救兵。《汉书·李陵传》:“上悔 陵 无救……乃遣使劳赐 陵 餘军得脱者。”《后汉书·王霸传》:“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
(2).不加补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时难而治简,行枉而无救,是其所以穷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而无救於不解,果当从连环之义乎!”
(3).无所救助。《列子·仲尼》:“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於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
“无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
没有救兵
指在困境中缺乏外援或支援力量。例如《汉书·李陵传》记载“上悔陵无救”,描述李陵军队因无援兵而陷入绝境。
不加补救
表示对问题或错误未采取修正措施。如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到“行枉而无救”,强调放任错误不纠正的后果。
无所救助
指完全失去被帮助的可能性,常用于形容绝望状态。例如《列子·仲尼》中“无救于治乱”,表达对局势无法挽救的无奈。
例句参考: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现代口语中更常用近义词“无可救药”(指无法挽救)。如需查看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参考标注的文献来源。
《无救》是一个成语,指没有希望、无法挽救的意思。它形容情况严重或人无法改变的局面。
《无救》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无和救。其中,无是一个部首,表示是否;救是另一个部首,表示帮助、拯救。整个成语总共有9个笔画。
《无救》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典故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无法改变的困境或无法救助的情况。
《无救》的繁体写法为「無救」。
在古时候,成语《无救》可以采用不同的汉字写法,如「毋救」或「無援」等。不同的写法有时会对应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1. 他已经迷失在犯罪的道路上,无救可希了。
2. 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可结果却无救可言。
无助、无望、无奈、无可奈何
无药可救、不可挽回、无可回天
可救、可挽回、有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