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籍的意思、抄籍的详细解释
抄籍的解释
查抄籍没。 元 无名氏 《圣武亲征录》:“八月,别遣 按脱 等抄籍 汉 民七十三万有奇。”《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王翦 把藏库金银抄籍十车回邦,班师人马。”《三国演义》第九回:“ 王允 又命 吕布 同 皇甫嵩 、 李肃 领兵五万,至 郿坞 抄籍 董卓 家产、人口。”
词语分解
- 抄的解释 抄 ā 誊写,照原文写:抄本。抄写。抄袭。传抄。 搜查而没收:抄没(?)。抄家。抄斩。 走简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同“绰”。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籍的解释 籍 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登记:籍没(?)。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
专业解析
"抄籍"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法律含义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现代的"查封"、"没收"和"登记造册"密切相关。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本义与核心动作:
- 抄: 本义指誊写、照录,引申为搜查、查抄、没收。在法律语境下,特指官方对罪犯或涉案人员的财产进行强制搜查与没收的行动。
- 籍: 本义指簿册、名册。这里作动词用,意为"登记入册"、"造册记录"。
- 抄籍: 因此,"抄籍"指官方(通常是官府、朝廷)依法对罪犯或特定人员的家产进行查抄、没收,并将其详细登记造册的过程。这个动作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是对财产的物理查抄与没收(抄),二是对没收财产的种类、数量等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籍)。
-
法律与历史语境(主要含义):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宋、元、明、清等朝代,"抄籍"是一项重要的刑罚附加刑或财产处置手段。当官员犯重罪(如贪腐、谋反)或富户被定罪时,朝廷常下令"抄没家产"或"抄籍家产"。
- 其目的包括:
- 惩罚: 剥夺罪犯的经济基础,使其家族失去财富和地位。
- 充公: 将没收的财产(如土地、房屋、金银、奴仆等)收归国有,用于充实国库或赏赐他人。
- 登记确权: 通过造册登记,明确没收财产的范围和归属,防止隐匿或纠纷。
- 例如:"因贪墨巨万,被朝廷下令抄籍,家产尽没入官。"
-
引申与广义理解:
- 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抄籍"有时也可指对非罪犯的财产进行官方的、强制性的登记清查,例如在特定时期对富户财产进行普查登记,但这层含义不如"没收并登记"的核心法律含义常用和明确。
"抄籍"是一个源于古代法律实践的词汇,主要指官府依法对罪犯家产进行查抄没收并详细登记造册的行为。它体现了古代法律中财产刑的执行方式和对经济犯罪的严厉惩处。其核心在于"查抄"(没收)与"登记"(造册)两个动作的结合。
来源参考:
- 该词义主要来源于对古代法律文献、历史记载(如《宋史》、《明史》、《清史稿》中关于官员惩处记录)以及权威汉语工具书的归纳总结。
- 推荐查阅以下资源获取更详细的历史背景和例证(请注意链接有效性可能随时间变化):
-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或纸质版): 提供权威的词语释义和书证。可尝试访问相关学术数据库或图书馆资源。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收录并解释古代汉语词汇。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CTEXT): 提供大量古籍原文,可搜索"抄籍"在古籍中的实际用例。 (链接:https://ctext.org/ - 需自行在站内搜索)
- 国学大师网: 提供汉字、词语的释义和古籍检索功能。 (链接:http://www.guoxuedashi.com/ - 需自行在站内搜索)
- 相关历史研究论文或专著: 探讨中国古代法律史、刑罚制度、经济史的学术著作中常有对"抄籍"制度的详细分析。可通过知网、万方等学术平台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抄籍”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用于法律或历史文献中,指官方对财产、人口等进行查抄并登记没收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核心含义
查抄籍没:指官方通过强制手段没收私人财产、人口等,并登记造册归为公有。其中“抄”强调搜查、没收,“籍”指登记造册的簿籍。
-
行为主体与场景
- 多由官府或军队执行,常见于对罪臣、战败者的惩罚。例如:
- 《三国演义》中,董卓被诛后,吕布等人奉命“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 《秦併六国平话》记载王翦“抄籍金银十车回邦”,用于战争后的资源收缴。
-
延伸用法
元代文献《圣武亲征录》提到“抄籍汉民七十三万有奇”,此处可能指对人口或户籍的强制登记与管控。
现代应用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法律体系中已无对应概念,多出现在古典文学或历史研究场景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演义》《五代史平话》等原文或权威历史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拔刀相向半晩八咏常恒处方吹帽刺舩搓手顿足耽爱担锡打造灯词递降耳菜二次能源纺砖風狀粉絮干货感召国忧估算合成词浑骨丫髻浑混检手禁脔婿金石之交积日累久崛峍狂走落市懋功媚灶民航民经谬种曩烈闹刺儿鸟服孽裔碰面丕训丧亡神游书禀司闸工讼駮松道统一战綫土蠭脱期土英王鲔委蕤温诏物极将返汙佞襄点贤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