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搓手顿足的意思、搓手顿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搓手顿足的解释

[rub one’s hands and stamp one’s foot—get anxious and impatient] 两手摩搓,两脚跺地。形容急躁

详细解释

形容焦急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説着急得搓手顿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辅成 搓手顿足了半晌,没个理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搓手顿足”是汉语中形容人焦急、懊恼或无奈时的动作状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该成语指“两手相搓、跺着双脚,形容焦急、不耐烦或懊丧的样子”[参考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从构词结构分析:

  1. “搓手”源于古代取暖动作,后引申为内心焦躁时的无意识肢体语言,《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指出这一动作常伴随焦虑情绪出现[参考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动词用法词典》]。
  2. “顿足”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经语义演变特指情绪激动的跺脚动作[参考来源: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在当代使用中,《汉语成语应用词典》记载其多用于以下语境:

该成语的权威性可通过古代文献印证,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写道:“说着急得搓手顿足,满面流泪”,准确呈现了成语的典型用法[参考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儿女英雄传》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搓手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极度焦急、懊恼或无奈而表现出的肢体动作。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该成语由“搓手”和“顿足”两个动作组成:

2.出处与例句

3.用法特点

4.近义词与扩展

5.文化背景

这一成语通过具体动作刻画心理状态,生动体现了汉语“以形写神”的表达特点。类似成语还有“捶胸顿足”(形容悲痛)、“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均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情感。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儿女英雄传》原著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分知足暴谑贲敷兵威策帽儿觇覩唱谋产婆逞瑞迟数创剧痛深独脚五通多变埵防反复推敲高流供僧鬼吵鬼闹跪乳国民收入家姑老纪传洁夫借交报仇惊惮京门卷第爵主揽搭廊庑揽衣六鳌罗巾鹭鸶藤履节马扎鸣控南曹内声年侄昵幸疲悴僻巷千真万确戚家亲嫡亲情屈腰日坐愁城闪熠手行水滨死气肆野算来天财衔奉骧首胁底下插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