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积的意思、香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积的解释

(1).佛号。

(2).指佛国、佛寺。 唐 刘长卿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诗:“早晚来香积,何人住 沃洲 ?” 清 吴伟业 《过中峰礼苍公塔》诗之二:“鸟啼香积散,花落影堂孤。”

(3).指僧道的饭食。 宋 范成大 《老陈道人自云梦被召作地上主者又常受一贵家供祝之曰他日必来吾家作儿戏赠小颂》诗:“幸有千门香积供,不如随喜去罗斋。” 宋 陆游 《病中遣怀》诗:“菘芥煮羹甘胜蜜,稻粱炊饭滑如珠。上方香积寧过此?惭愧天公养病夫。”

(4).香积厨的省称。《西游记》第九三回:“那僧道:‘荒山十方常住,都可随喜;况长老东土神僧,但得供养,幸甚。’ 三藏 谢了,随即唤他三人同行。过了迴廊香积,径入方丈。”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又何苦费时日,丧精神,劳僕夫之筋骨,减香积之法食,而登降上下为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积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本字义与构词 “香”指气味芬芳,“积”为积聚、贮存之意,组合后字面指“芳香之物的聚集”。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对祭祀用香料的记载,后引申为存放香料的场所。

二、佛教术语释义 在佛经中,“香积”特指香积佛所居的“众香世界”。据《维摩诘经》记载,此佛国以香气传播佛法,香积佛以香饭教化众生,体现“以味觉通佛理”的修行法门。唐代善导大师据此创立净土宗支派,长安香积寺即得名于此。

三、历史地理指涉 作为佛教建筑遗存,西安香积寺始建于706年,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其名源自王维《过香积寺》诗句“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该诗被收录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印证了寺院与佛教文化的深度关联。

四、民俗文化延伸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设有“香积厨”机构,专司皇家祭祀用香的制作与储备,反映该词在礼制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现代汉语中,“香积”一词仍用于形容寺院斋堂或制香场所。

网络扩展解释

“香积”一词在佛教文化和汉语语境中有多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佛教相关含义

  1. 佛号与佛国
    源自《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指香积佛及其佛国“众香界”。此佛国以香气为修行法门,众生通过鼻识闻香即可悟道,其香气超越十方诸佛世界,象征功德妙香的积聚。

  2. 寺院厨房的代称
    寺院厨房被称为“香积厨”,源于香积佛国的香饭供养传统。香积佛的饭食能助人罪垢脱落、身心自在,故以此命名,寓意饮食与修行结合。

  3. 僧道饮食的泛称
    如宋代陆游、范成大的诗文中,“香积”代指僧道的饭食,体现宗教生活的简朴与供养文化。


二、其他引申含义

  1. 佛寺的代称
    唐代刘长卿诗句“早晚来香积”中,“香积”借指佛寺,凸显寺院与香火、修行的关联。

  2. 香气浓郁(较少见)
    个别词典将其解释为“香气聚集”,但此用法在佛教经典和权威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为引申或误用。


三、文学与实例

“香积”核心含义与佛教紧密相关,既可指代佛国、佛寺,也引申为宗教饮食和修行象征。其他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宝所趁虚初意茨菰聪明反被聪明误打连厢大马爵黨政倒箱会敌虏定式断根度假恩款烦复法膳蜂腰鹤膝妇德伏尔泰干浅高压釜骇怪横酷花蘤护讳煎悴汲汲波波脊柱巨风局碎拘讯克谐礼多人不怪陵园旅游点绵丽木琴拿准青屏清秀泉瀑权备瞿卢折娜姗谤膳费射天实充手爪子思顾挑达啼明鸡同心并力退股拓复为乱嵬苶相犯消惫挟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