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積的意思、香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積的解釋

(1).佛號。

(2).指佛國、佛寺。 唐 劉長卿 《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詩:“早晚來香積,何人住 沃洲 ?” 清 吳偉業 《過中峰禮蒼公塔》詩之二:“鳥啼香積散,花落影堂孤。”

(3).指僧道的飯食。 宋 範成大 《老陳道人自雲夢被召作地上主者又常受一貴家供祝之曰他日必來吾家作兒戲贈小頌》詩:“幸有千門香積供,不如隨喜去羅齋。” 宋 陸遊 《病中遣懷》詩:“菘芥煮羹甘勝蜜,稻粱炊飯滑如珠。上方香積寧過此?慚愧天公養病夫。”

(4).香積廚的省稱。《西遊記》第九三回:“那僧道:‘荒山十方常住,都可隨喜;況長老東土神僧,但得供養,幸甚。’ 三藏 謝了,隨即喚他三人同行。過了迴廊香積,徑入方丈。”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又何苦費時日,喪精神,勞僕夫之筋骨,減香積之法食,而登降上下為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香積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字義與構詞 “香”指氣味芬芳,“積”為積聚、貯存之意,組合後字面指“芳香之物的聚集”。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對祭祀用香料的記載,後引申為存放香料的場所。

二、佛教術語釋義 在佛經中,“香積”特指香積佛所居的“衆香世界”。據《維摩诘經》記載,此佛國以香氣傳播佛法,香積佛以香飯教化衆生,體現“以味覺通佛理”的修行法門。唐代善導大師據此創立淨土宗支派,長安香積寺即得名于此。

三、曆史地理指涉 作為佛教建築遺存,西安香積寺始建于706年,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祖庭。其名源自王維《過香積寺》詩句“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該詩被收錄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五,印證了寺院與佛教文化的深度關聯。

四、民俗文化延伸 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設有“香積廚”機構,專司皇家祭祀用香的制作與儲備,反映該詞在禮制體系中的特殊地位。現代漢語中,“香積”一詞仍用于形容寺院齋堂或制香場所。

網絡擴展解釋

“香積”一詞在佛教文化和漢語語境中有多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佛教相關含義

  1. 佛號與佛國
    源自《維摩诘經·香積佛品》,指香積佛及其佛國“衆香界”。此佛國以香氣為修行法門,衆生通過鼻識聞香即可悟道,其香氣超越十方諸佛世界,象征功德妙香的積聚。

  2. 寺院廚房的代稱
    寺院廚房被稱為“香積廚”,源于香積佛國的香飯供養傳統。香積佛的飯食能助人罪垢脫落、身心自在,故以此命名,寓意飲食與修行結合。

  3. 僧道飲食的泛稱
    如宋代陸遊、範成大的詩文中,“香積”代指僧道的飯食,體現宗教生活的簡樸與供養文化。


二、其他引申含義

  1. 佛寺的代稱
    唐代劉長卿詩句“早晚來香積”中,“香積”借指佛寺,凸顯寺院與香火、修行的關聯。

  2. 香氣濃郁(較少見)
    個别詞典将其解釋為“香氣聚集”,但此用法在佛教經典和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為引申或誤用。


三、文學與實例

“香積”核心含義與佛教緊密相關,既可指代佛國、佛寺,也引申為宗教飲食和修行象征。其他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黮鞭縛逋事伧語寵渥輲車出警入跸大全彫甍牒訴端妍二唱發嫁非所幹文車搿夥隔品歸興谷神翰詹河嶽滑湣荒穢換馬昏謬戶稅岌岌不可終日京債棘手快直魁畸琅花仂詞缭曲離痕禮學理知陋污陸營茂親沒完懞憧蒙瞢沕潏迷迷目睭拗句傩神濆濞飄袅披采确青上覆少女嫩婦勝緣世箴脫落王祥卧冰毋柰下喬入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