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衡量;详细考虑。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审量日力,详度费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所以要先决於心,详度本末,事至不惑,然可图功。”《明史·薛侃传》:“凡人才之用舍,政事之敷施,始以九卿之详度,继以内阁之咨谋,其弗协於中者,付诸臺諫之公论。”
“详度”是一个汉语词语,由“详”和“度”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为详细衡量或仔细考虑。以下是具体解释:
词义解析
应用场景与文献引用
该词多用于正式语境,如历史文献和政论中。例如:
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与“详实”“周详”等词相关,均体现对细节的重视(),但“详度”更突出动态的衡量过程而非静态的详细描述。
总结
“详度”强调通过详细考察和反复推敲做出判断,适用于需要严谨思考的场合。其用法在历代文献中一脉相承,体现汉语对理性思维的重视。
详度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以指代事物的详细程度或者事情的详细情况。
详度的部首是言,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言和度。
言部的字形是讠,表示与言语相关的事物。
度部的字形是广,表示与广泛、宽裕相关的事物。
详度总共有8个笔画。
《详度》这个词来源于汉语,是现代汉语词汇。
在繁体字中,详度的写法是詳度。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详度的字形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
他向我详述了他的旅行经历,我听得非常明白,感受到了他对细节的重视和他旅行的详度。
这篇报告中,作者对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展现了她独特的详度。
组词:详细、度量、程度。
近义词:详细、完整、全面。
反义词:概略、简略、粗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