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踏碓的意思、踏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踏碓的解释

踩踏杵杆一端使杵头起落舂米。《五灯会元·临济宗·道吾悟真禅师》:“ 石室 行者踏碓,困甚忘却下脚。” 宋 陆游 《农家歌》:“腰鎌卷黄云,踏碓舂白玉。”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下:“设臼舂米曰踏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踏碓”是中国古代用于谷物脱壳或舂米的传统农具,其含义和运作方式如下:

一、基本定义

踏碓是一种脚踏式杠杆舂米工具,通过人力踩踏杠杆一端,使另一端的杵头反复起落,将石臼中的谷物(如稻米、小麦等)脱壳或捣碎成粉。


二、结构与原理

  1. 结构组成

    • 木架:支撑杠杆的支架
    • 杠杆:长木臂,一端连接杵头,另一端供脚踏
    • 杵头:用于撞击谷物的重物
    • 石臼:盛放谷物的凹形容器(常见材质为石头或硬木)
  2. 工作原理
    利用杠杆原理和重力作用:人脚踩杠杆末端时,杵头抬起;松脚后,杵头因重力下落,冲击石臼中的谷物,实现脱壳或粉碎。


三、历史与文化记载


四、延伸含义

在成语中,“踏碓”衍生出比喻义,表示勤奋劳作(如《后汉书》中杨震“踏碓磨豆腐”的故事),但此用法与农具本义需区分。


踏碓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机械智慧,是农业社会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兼具实用价值和文化研究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敦煌壁画或《陆游诗集》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踏碓》的意思

《踏碓》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为“踩踏磨碓”。踏指踩上去,碓是用来磨碎谷物的器具。

拆分部首和笔画

《踏碓》的第一个字“踏”的部首是“足”,意为脚。它由13画组成。

《踏碓》的第二个字“碓”的部首是“石”,意为石头。它由12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踏碓》是一个中国汉字词汇,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在繁体中,它的写法为“踏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踏碓》为例,它在古代常常写作“蹋碓”,其中“蹋”与“踏”意义相近,都表示脚踩的动作。

例句

1. 他熟练地踏碓,将谷物磨成粉。

2. 爷爷年轻时常常踩着碓子为家人磨碎谷物。

组词

1. 踏实:形容稳健、踏实的样子。

2. 碓冰:指冰碓,用来打碎冰块的工具。

3. 碓臼:由碓和臼组成,指古代用来捣碎谷物的工具。

近义词

踏低、踩踏、践踏

反义词

抬起、提起、放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