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汉国的意思、汉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汉国的解释

汉 朝。亦借指其他汉族王朝。《汉书·翟方进传》:“天休於安帝室,兴我 汉国 。”《后汉书·安帝纪》:“今以侯嗣 孝和皇帝 后。其审君 汉国 ,允执其中。” 唐 荆叔 《题慈恩寺塔》诗:“ 汉国 山河在, 秦 陵草木深。” 唐 张说 《奉和送金城公主》:“戎王子壻宠, 汉国 舅家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国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国号指称

"汉"作为政权名称最早见于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国历史大辞典》定义为"以刘邦建立政权为始,承秦制而立汉统,形成华夏文明主体框架的封建王朝"(《中国历史大辞典》,2000年版)。此后蜀汉(221年-263年)、成汉(304年-347年)等十六国政权均延续此国号,体现"汉"字作为正统象征的文化认同。

二、民族指代

《汉语大词典》收录"汉国"第二义项为"汉族建立的国家体系",特指以华夏族群为核心的政治实体。该用法始见于《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南单于奉藩称臣,诣汉国受玺绶",此处"汉国"即指东汉政权(《汉语大词典》,2023年版)。

三、文化概念

在语言学层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汉"字衍生出"天河""男子"等引申义,使得"汉国"在文学作品中可指代"壮阔疆域"或"男儿建功之地",如唐代诗人王维《送韦评事》"欲逐将军取汉国"即取此意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11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汉国”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汉朝及汉族政权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汉国”指汉朝,即中国历史上由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后续的东汉王朝。该词也延伸指代其他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央政权或王朝。

二、历史背景与延伸含义

  1. 核心来源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文化影响深远。因此“汉国”常被用来象征中央集权或汉族主导的政权。

  2. 文献例证

    • 《汉书·翟方进传》记载:“天休於安帝室,兴我汉国。”
    • 唐代张说诗云:“戎王子壻宠,汉国舅家慈。”
      这些用例表明,“汉国”在历史语境中既指具体朝代,也承载文化认同。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若需了解汉朝具体事件(如楚汉之争、独尊儒术等),可参考相关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把臂入林报点辩驳不剌补阙挂漏谄俾长久长懋缠丝玛瑙承伏沉勇村竖蛋家公电话帝所独贵独贱顿门二轨儿女成行阨巷伏方负乡辅邑高挑子篙头骨嘟好极了后雕厚坤黄牛峡荒坠徽绋贿脱斛斯机辨挤壑寂嘿锦袄子峻峙可怜生匮绝落卷墓祭溺盆子喷火嫔侍人言藉藉商冒剡客麝粉侍寝手相陶神田佃田舍郎通联通问婉恋无匹信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