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衡量;詳細考慮。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審量日力,詳度費務。”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所以要先決於心,詳度本末,事至不惑,然可圖功。”《明史·薛侃傳》:“凡人才之用舍,政事之敷施,始以九卿之詳度,繼以内閣之咨謀,其弗協於中者,付諸臺諫之公論。”
“詳度”是一個漢語詞語,由“詳”和“度”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為詳細衡量或仔細考慮。以下是具體解釋:
詞義解析
應用場景與文獻引用
該詞多用于正式語境,如曆史文獻和政論中。例如:
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與“詳實”“周詳”等詞相關,均體現對細節的重視(),但“詳度”更突出動态的衡量過程而非靜态的詳細描述。
總結
“詳度”強調通過詳細考察和反複推敲做出判斷,適用于需要嚴謹思考的場合。其用法在曆代文獻中一脈相承,體現漢語對理性思維的重視。
詳度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指代事物的詳細程度或者事情的詳細情況。
詳度的部首是言,拆分成兩個部分,分别是言和度。
言部的字形是讠,表示與言語相關的事物。
度部的字形是廣,表示與廣泛、寬裕相關的事物。
詳度總共有8個筆畫。
《詳度》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現代漢語詞彙。
在繁體字中,詳度的寫法是詳度。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詳度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
他向我詳述了他的旅行經曆,我聽得非常明白,感受到了他對細節的重視和他旅行的詳度。
這篇報告中,作者對問題進行了仔細分析,展現了她獨特的詳度。
組詞:詳細、度量、程度。
近義詞:詳細、完整、全面。
反義詞:概略、簡略、粗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