洸洋的意思、洸洋的详细解释
洸洋的解释
水无涯际貌。比喻言辞或文章恣肆放纵。《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司马贞 索隐:“洸洋音汪羊二音,又音晃养。”《明史·唐顺之传》:“﹝ 唐顺之 ﹞为古文,洸洋紆折有大家风。” 清 周亮工 《跋黄心甫自叙年谱前》:“﹝ 黄心甫 ﹞以好为洸洋自恣之辞,不能俛首从时好,故垂老无所遇,独以撰述自娱。”
词语分解
- 洸的解释 洸 ā 水波动荡闪光。 威武的样子:“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洋的解释 洋 á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洋。 广大,众多,丰盛:洋溢。洋洋。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洋人。洋货。洋为中用。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洋结合。 银元:大洋。洋钱。 土中 笔画数:; 部首:氵;
网络扩展解释
“洸洋”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水流或言辞、文章的风格,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水深广的样子:指水域广阔无边的形态。例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提到“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这里的“洸洋”既有水流浩瀚的意象,又引申为思想或文风的奔放。
- 比喻言辞或文章恣肆放纵:形容语言或文章风格自由洒脱、不受拘束。如《明史·唐顺之传》评价唐顺之的古文“洸洋紆折有大家风”,即指其文章气势恢宏且曲折有致。
出处与典故
- 《史记》中的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司马迁以此形容庄子的思想自由奔放,不拘泥于世俗规范,因此“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司马贞在《索隐》中注音为“汪羊”或“晃养”,可能与古音相关,现代汉语拼音为guāng yáng(ㄍㄨㄤ ㄧㄤˊ)。
用法示例
- 形容自然景观:如“江水洸洋,浩渺无际”。
- 形容文学风格:如“洸洋恣肆的散文,展现了作者的狂放不羁”。
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洸洋”多用于文学评论或学术讨论,强调语言或思想的自由与开阔,较少用于日常对话。需注意与“汪洋”的区分,后者更常见于描述水域辽阔或气势宏大,而“洸洋”更偏向恣肆放纵的意涵。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洸洋的意思
洸洋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大海波涛汹涌的样子。形容水势奔涌,浩大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笔画
洸洋的部首是水,总共有11画。
来源与繁体
洸洋是一个古代文言词汇,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其原义为江水,后来引申为大海。在繁体字中,洸洋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洸洋的写法与现代相同,即水部加上光字旁,表示水波光亮的样子。
例句
1. 江水洸洸,奔腾而下,呈现出壮丽的景色。
2. 大海波涛洸洋,让人心生敬畏之意。
组词
洸洋漫漫、洸洋自然
近义词
波涛汹涌、波澜壮阔、滔滔不绝
反义词
平静、宁静、静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