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府的费用。《史记·平準书》:“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
(2).官府使用。《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祀 汰 各早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阳国志》:“ 吴主 问 蜀 马多少,对曰:‘官用有餘,人閒自足。’”
官用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指官府或官方使用的物品、经费或事务,强调其所有权、用途与官方机构的直接关联。例如:
“官用器物”指官府配备的办公器具;
“官用银两”指朝廷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链接:http://www.cp.com.cn/book/31c00a8b-9.html
在古代文献中,“官用”特指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公务开支,区别于私人用途。如《周礼·天官》载:
“凡官府都鄙之吏,掌其官用之物。”
此处的“官用”明确指向公职所需的物资调配。
来源:《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链接:http://www.zhbc.com.cn/bookdetail/1025
当代汉语中,“官用”可泛指政府机关、公共部门的专用资源,如“官用车辆”“官用文书”,隐含正式性与权威性。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链接:http://www.fltrp.com/products/4627
来源:《汉语同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链接:http://www.cp.com.cn/book/7ffb4c0f-7.html
参考依据说明:
“官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具体解释如下:
“官用”由“官”(官员、官府)和“用”(使用、费用)组成,核心含义为与官员或官府相关的事务、物品或开支。根据和,它既可指官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也可指官方使用的特定物品。
官府的费用
指政府机构的财政开支。例如《史记·平准书》记载:“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意为计算官员俸禄和官府开支后,再向百姓征税(、)。
官府使用
指专供官方或达官显贵使用的物品或规格。如《红楼梦》提到官用绸缎质量高于民间“内造上用”品(、)。
该词源于古代中国,官员在执行公务时需使用特定礼仪和物品(如印信、服饰),以此区分身份地位()。例如,纹章上的“束棒”象征古罗马执法官的权威,类似中国古代官用标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史记》《红楼梦》相关章节,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傲态备榜变齐不时虿盆常计车音蚩尤冢穿花蛱蝶躇蹰啜人贼辞力大真砥奬多虞废话连篇愤发蜂鸣器负债累累盖天更仆固定资産豪王鹤立拫隔厚待胡雁渐不可长筋革警诫蠲汰阃教黎毯卢布旅思莽汉没吃茶内摹仿说攀栏潘李朴谨迁贬樵苏起磨犬夷趣风任法兽日新月盛鳃裂三年不窥园身坯太极桃符板天仙果团部暡曚文俗勿翦械筏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