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国的意思、下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国的解释

(1).天下;下界。《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

(2).诸侯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 武王 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 孔晁 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 恭王 始都下国,好治宫室。” 李善 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 唐 齐己 《村居寄怀》诗:“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

(3).小国。对中原大国而言。 汉 袮衡 《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魏书·奚斤传》:“ 斤 等三十餘人议曰:‘ 河西王 牧犍 ,西垂下国,虽内不纯臣,而外修职贡,宜加宽宥,恕其微愆。’” 唐 温庭筠 《经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4).指京师以外的地方。 唐 李贺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诗之二:“青轩树转月满牀,下国饥儿梦中见。”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属闻降詔起羣彦,遂自下国趋王畿。”

(5).谦称本国。《国语·吴语》:“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上繚 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琉球入学》:“ 康熙 二十三年,册封 琉球 …… 中山王 尚贞 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下国”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1. 诸侯国
    指周代分封的诸侯国,相对于中央政权。《逸周书·祭公》提到“烈祖武王度下国作陈周”,孔晁注解为“下国,谓诸侯也”。此义强调政治等级关系。

  2. 小国
    对中原大国而言的边远小国。如汉代祌衡《鹦鹉赋》中“背蛮夷之下国”,《魏书·奚斤传》称河西王为“西垂下国”。此用法带有地理或文化上的对比。

  3. 谦称本国
    古代诸侯对天子或他国时的自谦用语。《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天若不识不衷,何以使下国”,即鲁国自称“下国”以示谦卑。

  4. 天下或下界
    泛指人间或世俗世界。《诗经·鲁颂·閟宫》有“奄有下国,俾民稼穑”,《史记·天官书》亦用“下国”指代人间。

  5. 京师以外的地方
    唐代温庭筠《经五丈原》中“下国卧龙空寤主”的“下国”,即指都城以外的地区。


使用注意:该词多出现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例如在政治语境中常指诸侯国或谦称,而文学作品中可能偏向地理或文化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下国的意思

《下国》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它既可以指代地理概念,也可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下国》的偏旁部首是《一》,总笔画为12画。

来源

《下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生民》中,用来形容其它国家相对我国的位置、等级等。

繁体

繁体字为「下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文字有多种写法,《下国》也不例外。其中较常见的写法为「夏国」或「夏邦」,其中「夏」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也用来指代中国或中原地区。

例句

1. 他的企业已经在中国国内发展到了全面进军下国的阶段。

2. 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经常与各下国进行交涉和合作。

3. 这个城市地处下国的北方边境,具有重要的地理战略意义。

组词

下国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词,例如:上下国、下国人、下国中小企业等。

近义词

类似或具有相近含义的词语有:外国、邦国、国家等。

反义词

与下国含义相反的词语有:本国、上国、内地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富美半折薄透镜悲惜鼻犀草偃风行成然饬知崇阻丑妇家中宝雏凤清声春旦淳制触续出幼打官防倒寿动不失时斗筲穿窬覆验感冒翰墨汉武托孤呴煦黄沙画中有诗尖兵謇吃减银假热佯亲揭孽咎吝老诚老湫怜悲梁端理当忙遽濛漪悯恻名烟磨牛末孙牌头剖心析胆岨崄入寇入夜三皇五帝色拒申达盛积时绥私情密语傥恍天将贴截银惕励踢天弄井相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