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知的意思、饬知的详细解释
饬知的解释
(1).旧时公文的一种。专用于上级官署通知下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过得几天, 南京 藩台的飭知到了, 继之 便打点到 南京 去稟谢。”
(2).指命令使知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此时 继之 已经奉了札子,飭知到任。”
词语分解
- 饬的解释 饬 (飭) ì 整顿,使整齐:整饬纪律。 古同“敕”,告诫,命令。 谨慎:“程元凤谨饬有余,而乏风节”。 古同“饰”,巧饰。 笔画数:; 部首:饣; 笔顺编号:
- 知的解释 知 ī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使知道:通知。知照。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
网络扩展解释
“饬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ì zhī,主要用于旧时公文场景,具体含义如下:
1.基本释义
- 上级对下级的正式通知:指旧时上级官署通过公文形式告知下属事项,具有行政命令性质。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到“南京藩台的飭知到了”,即上级将任命通知下发至地方。
- 命令使知晓:通过官方指令传达信息,要求下属执行或知悉。
2.字义解析
- 饬:本义为“整顿、命令”,如“整饬纪律”,引申为官方告诫或指令。
- 知:意为“知晓、通知”,此处强调通过公文形式传达。
3.使用场景
- 常见于清代至民国的官方文书中,如《儒林外史》中记载“飭知该县儒學教官”,即官府通过公文命令下属机构执行某项任务。
- 现代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作品中。
4.近义词与示例
- 近义词:谕令、通告、饬令。
- 例句(来自古籍):
“继之已经奉了札子,飭知到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资料来源
以上解释综合自汉语词典及古籍用例(详见)。如需进一步查询,可参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儒林外史》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饬知》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教导、告诫、启发等。它的部首是食和口,并且共有16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晚近,具体起源尚无明确资料可考。
在繁体字中,《饬知》词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关于《饬知》这个词的使用情况没有具体的记录,因此无法提供古代的写法。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饬知》这个词,例如:
1. 饬知员工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父亲常常饬知我要坚持学习,追求自己的梦想。
与《饬知》相近义的词语包括指导、教育、引导等。相反的,与《饬知》意义相反的词语可能是误导、疏导等。
希望这些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熬然办道被衾表海避人不正采生槽头买马看母子笞靳淳曜大天光灯草席邓沙东夷锋镝余生粉身碎骨浮譌高粱酒宫样沟瞀关门节汗污后唐槵子火亮讲款礛诸进抵金襕刻忍累绁灵利流遯流内隆中对螺角覼举螺壳钱洛神珠旅帆面执明光鋥亮泥胎慓敢墙立观气序泉扉曲射炮入第桑螵蛸涩竹扇酷生降守价署拜铁脚梨外刑贤辈详述纤悉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