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杀6*人,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吴中汉语 快速查询。
“吴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含义:
地理范围
狭义指今江苏苏州吴县一带,广义泛指古代吴地(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历史上项羽叔侄避仇的“吴中”即指这一区域(《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文化内涵
作为吴文化发源地,吴中承载着三千年历史底蕴,是古代吴国都城所在地。这里诞生了《孙子兵法》,孕育了孙武、范仲淹、张旭等历史名人,香山帮匠人蒯祥更主持建造了北京故宫。
现代行政区划
现为苏州市吴中区,拥有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甪直、木渎、东山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中国传统村落。区域内保存着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学意象
唐宋诗词中常以“吴中”代指江南水乡,如张孝祥《念奴娇》中“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即借此地名抒发情感。
吴中,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汉字词语。它可以作为一个地名,也可以作为一个姓氏。
吴中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口部首,右边是犬部首。它总共有7个笔画。
吴中地名最早出现在《吴越春秋》一书中,是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吴地南部地域。
繁体字的吴中为「吳中」。
在古代,吴中的汉字写法可能不尽相同。根据历史文献和古籍,曾出现过类似于「吴忠」、「吴宗」的写法。
1. 他是吴中的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
2. 吴中一带的风景迷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吴中可与其他字词组合形成新词,如吴中梅花(以苏州梅花为主题的画作)。
与吴中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苏州、江南。
吴中的反义词可以是非吴中地区的词,比如北方、山西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