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节君的意思、抱节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节君的解释

(1).指竹子。以其劲直有节,故称。 宋 苏轼 《此君庵》诗:“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会相亲。”参见“ 此君 ”。

(2).即竹夫子。夏天床席间取凉的竹笼。 明 杨维桢 《竹夫人传》:“夫人 竹氏 ……自号 抱节君 ,其先为 孤竹君 之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抱节君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雅称,本义指竹子,后引申为对坚守气节者的尊称。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抱节”意为坚守节操,“君”是对品行高尚者的敬称,二者结合既指竹子的自然特征,也暗喻君子风骨。

从文化象征角度,竹子因中空有节、四季常青的特性,自古被视为“四君子”之一。宋代苏轼在《此君庵》中写道:“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此处“抱节君”即以竹喻人,强调其不畏风霜、正直不屈的精神品格。明代《群芳谱》更将竹列为“刚柔忠信”的化身,认为其“挺然而立”的姿态象征士大夫的操守。

在文学引用层面,该词多见于赞颂气节的诗词文赋。如元代王冕《竹斋集》中“抱节君当如介石,风欺雪压见孤标”之句,通过竹的意象传递孤高傲世的情怀。清代《佩文斋咏物诗选》收录的多首咏竹诗,均以“抱节”为核心意象,强化其文化符号意义。

现代汉语研究中,“抱节君”被归入“植物人格化词汇”范畴,学者指出这类词汇通过自然物与道德属性的关联,构建了中华文化特有的伦理表达体系。在《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等权威辞书中,该词条均强调其“托物言志”的语言功能及“比德”传统的思想渊源。

网络扩展解释

“抱节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竹子的雅称

因其形态劲直且有竹节,故被赋予这一拟人化称谓。

2.消暑竹具“竹夫人”的别称

指古代夏季置于床席间取凉的竹笼,又名“竹几”“竹夹膝”等。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均与竹相关,前者为自然意象的文学升华,后者为生活用具的诗意命名,体现了汉语中物象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别人正在浏览...

笔挺不念旧恶采油沧海人承禀愁黯初诊谠议倒贜德垣宫芳意发综指示佛陀贯利归咎滚沸锅台鹤辔哗啦棒会审回忆録骄慠曒絜价值规律禁卫军居安思危劳动资料累形里胥盲翁扪籥蛮悍南越鸟碾坊逆逜沤手香帡帏劁折觑边軥録燃鼎三贤扫尾商约山呼砂眼绳按蛇医帅先霜妍竖貂碳化物特异天狐贴配通结图景霞床湘波仙子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