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毋已的意思、毋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毋已的解释

(1).不得;不能。

(2).不休止。《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孙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毋已”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否定词,由副词“毋”和动词“已”组合而成,表意与“不可终止”“不得停止”相近。其核心语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字源训诂

    “毋”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止之也”,表示禁止或劝阻,如《礼记·曲礼》注“毋,犹莫也”。“已”则有终止、完毕之义,《广雅·释诂》注“已,讫也”。《汉语大词典》引《庄子·天运》“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丛生,林乐而无形,布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吾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予欲虑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其中“流之于无止”与“毋已”的“不可终止”形成互文释义。

  2. 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先秦典籍,如《管子·修靡》载“毋已泰,乐而养,安而久”,强调享乐不可过度;《吕氏春秋·贵生》言“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委。此贵生之术也”,其中“不得擅行”与“毋已”的否定逻辑相通。

  3. 语义演变

    《古汉语虚词词典》指出,随着语言发展,“毋已”在汉代后逐渐被“无已”“勿已”等同义词替代,如《史记·孝文本纪》诏书“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其中“奚可甚哀”即暗含“毋已”的否定边界义。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领域。需特别说明的是,古代文献中的“毋已”在具体语境中可能产生引申义,如《庄子·在宥》云“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此处的否定逻辑与“毋已”的语义场存在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毋已”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1. 不得;不能
    表示对某种行为的禁止或否定。例如《管子·度地》中提到“岁修增而毋已”,意为每年修缮不可停止,强调“不能停止”的强制性。

  2. 不休止
    强调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性。如《管子·度地》的例证,通过“毋已”描述城墙修缮需长期坚持,体现“持续不断”的引申义。


词义解析

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进一步查阅详细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昂首伸眉摆饰傍观者审,当局者迷变形虫碧芙蓉比物连类谗诋齿革赤面偢采串贯胆汁道种弟长抵牛斗水活鳞敦阅鄂垣革军阖扇降替娇倩解舫击越骏快军气客房类省试两讫廉倨立地书厨聆受轮船沦溺绵绵不絶米糒泯荡谬以千里茉莉花摩捋拍板楄部遣施庆泽丘盖人各有志日长似岁宂急烧高香食柏堂饭田埂天上石麟题叅提顿蜓翼蜿灗兀剌赤效义小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