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得;不能。
(2).不休止。《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孙子。”
“毋已”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不得;不能
表示对某种行为的禁止或否定。例如《管子·度地》中提到“岁修增而毋已”,意为每年修缮不可停止,强调“不能停止”的强制性。
不休止
强调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性。如《管子·度地》的例证,通过“毋已”描述城墙修缮需长期坚持,体现“持续不断”的引申义。
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进一步查阅详细用法。
《毋已》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副词短语,意为“不已经”、“没有停止”,常用来表示动作、情感或状态持续不断。
《毋已》的部首为“毛”,笔画总计为13画。
《毋已》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车攻》中。在《申鉴》中,它的用法是表示“不已经”或“未停止”。在古代文献中,它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不断变化的景物或永恒不变的情感。
繁体字为「毋已」,与简体字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着一些差异。《毋已》的古汉字写法为「毋巳」。相比现代的简化字形,古代的字形更为复杂。
1. 他的努力工作,毋已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2. 雨点毋已地下个不停,让大地变得湿漉漉的。
1. 毋已不断
2. 毋已春秋
3. 毋已持久
1. 不停
2. 不断
3. 持续
1. 已经
2. 停止
3. 完成
案甲休兵鞍马劳神百炼钢碧碧卜卜禅流超速插烛炽爨大兄弟地芝恫喝反齿仿学伏鸡伏引挂秦金觚木合机坏包火炮火柱解脱寄卖狷刚坎止苛滥梨花离诀遴拣李廷珪墨砾岩莅阼鸾交凤俦陆疏眀眀蟠泊平早贫黎千里一曲谯橹轻侠琼瑛秋霭求学遒泽热駡忍痛荣擢觞勺厮挺唐体陶物天无二日踢串通堙挽粟嵬嵬文庙我郎五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