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春秋 吴国 的冶铸。 吴 人善冶,故称。《淮南子·修务训》:“夫 宋 画 吴 冶,刻刑鏤法,乱修曲出。” 高诱 注:“ 宋 人之画, 吴 人之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自 扬 马 张 蔡 ,崇盛丽辞,如 宋 画 吴 冶,刻刑鏤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并发。”
“吴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文化背景可结合历史文献和字义分解进行详细阐释:
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冶铸技术。因吴国工匠以精湛的冶铸工艺闻名,故以“吴冶”代指其冶铸成就。
该词最早见于《淮南子·修务训》:“宋画吴冶,刻刑镂法”,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亦引用此典,形容吴国冶铸如同宋国绘画般精妙,强调工艺与艺术性的结合。
该词体现了古代中国地域性技术品牌的概念,类似今日“瑞士钟表”的指代方式,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征。
吴冶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从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面介绍。
吴冶的第一个字是“吴”,它的部首是口,总笔画数为6。第二个字是“冶”,它的部首是冖,总笔画数为10。
吴冶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出使,派遣。这个词的来源较早,可以追溯到《书经·周书·素书》中的记载。
吴冶的繁体字为「吳冶」。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吴”字的写法较为多变,一种写法是象形字形,上下两个“口”表示为人的嘴巴,意为“吴”姓氏的来源。而“冶”字的古时写法较为固定,由“冖”上覆盖“日”字,表示掩蔽、保护。
1. 圣上有旨,派遣使者吴冶前往。
2. 他被吴冶至北方的边境岗位任职。
吴冶可以与其他汉字组成许多词语,例如:“吴道”、“冶金”等。
与“吴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派遣”、“差遣”。
与“吴冶”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接待”、“接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