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禅道的意思、禅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禅道的解释

僧侣所修之道。亦特指禅定之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禅道是融合佛教禅宗思想与中国道家哲学的概念体系,既指禅宗的修行法门,也蕴含道家自然无为的智慧。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字源本义

  1. 禅(禪)
    • 原为古印度“禅那”(Dhyāna)的音译缩略,意为“静虑”或“思维修”,指通过冥想达到精神集中、超越妄念的境界。《说文解字》释“禅”为“祭天也”,后引申为“让位”“传承”,与佛教修行中的“心法相传”相通 。
    • 道家核心概念,语出《道德经》:“道法自然”,指宇宙运行规律及顺应自然的生命态度。在禅宗语境中,“道”指向觉悟本心、见性成佛的终极真理 。

二、佛教禅宗内涵

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其“禅道”包含:

  1. 修行方法
    • 坐禅观心:通过打坐调息、参究话头(如“公案”)破除执念,如《六祖坛经》云:“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 生活即禅:主张修行不离日常,挑水砍柴皆可悟道,体现“平常心是道”的实践哲学 。
  2. 思想核心
    • 不立文字:强调超越语言概念,以心印心。如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指出“藉教悟宗”,最终需脱离文字束缚。
    • 顿悟成佛:认为众生本具佛性,刹那觉悟即可通达佛境,区别于渐修派别的次第修行观 。

三、道家思想的融摄

禅宗在发展过程中吸收道家思想,形成独特的美学与生命观:

  1. 自然无为
    • 禅道追求“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自然状态,与庄子“安时而处顺”相通,反对刻意造作 。
  2. 空灵境界
    • 禅诗、禅画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深受道家“虚实相生”美学影响,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禅道”既是佛教禅宗修证心性的法门,也是融合道家自然哲学的生活艺术,其本质在于通过直观本心体认生命实相,达到超越二元对立的自由境界。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 老子《道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释惠能《六祖坛经》(大正藏·第48册)
  4.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广陵书社)
  5. 郭象《庄子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6.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禅道”是佛教术语,主要包含以下内涵:

一、基本定义

指僧侣修行的禅定之道,即通过禅定证入佛法真理的修行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止观双运」实现定慧一体,即禅定与智慧相辅相成。

二、核心修行方法

  1. 四禅八定
    包含色界四禅(初禅至四禅)与无色界四无色定,构成八种禅定境界。修行者通过远离情欲、专注对象,逐步达到法悦欣安的境界。

    • 初禅:灭不善心,生欣悦感
    • 四禅:超越苦乐,舍念清净
  2. 破三魔
    修行需克服散乱、昏沉、忘失正念三大障碍,如同磨剑需先除锈。

三、哲学内涵

四、文化影响

在文学领域,禅道思想与诗道相通,如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均受其影响。建筑上亦有体现,如孟景萧为修禅妃嫔建造的清怡观。


以上综合了佛学修行体系、哲学思想及文化影响三个维度。如需了解具体禅修次第或历史演变,可进一步查阅《沧浪诗话》《瑜伽师地论》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宝婺悖悍别魂冰场蝉腹澄润啜食磁画麤心浮气怠敖代漏龙觝击地脂斗碁伐器枫鬼纷华甘心首疾观看果志海闹好几皇闼会酒胡涂虫建茶家庭妇女老师父两样子寥阒灵液力所不及榴红留髠髦倪木砻沐熏嬭媪南北司尼媪驽顿丕图谱图牵萦齐云丧钟扫拭僧牕石闸枱球腾节铁角酴醿僞廉卧床五布乡宴先秦谢媒钱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