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勿忘在莒的意思、勿忘在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勿忘在莒的解释

比喻不忘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勿忘在莒”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字面意为“不要忘记在莒国的经历”,比喻不忘本、铭记过去的艰难岁月或历史教训。核心思想是通过回顾曾经的困苦,激励当下奋发图强,避免重蹈覆辙。


二、历史典故

成语包含双重历史背景:

  1. 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子小白)曾因内乱逃亡莒国,后回国即位成为霸主。他在宴饮得意时,被鲍叔牙提醒“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吕氏春秋·直谏》),意在告诫其居安思危。
  2. 战国时期:燕国攻齐时,齐国仅剩莒城与即墨两城,最终以莒城为基地成功复国(《史记·田单列传》)。后世借此引申为“不忘收复失地”。

三、用法与延伸


四、相关扩展

通过多重历史积淀,“勿忘在莒”既承载着个人励志色彩,也蕴含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精神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二

《勿忘在莒》的意思

《勿忘在莒》是一句语言通俗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不忘本、忠于职守、不负责任的含义。它是指古代鲁国有个名叫“勿欢”的官员,他被任命为莒县县令后,勤勉尽责,不以权力沾染自己,纯洁无暇,后世流传并用来形容忠诚、遵守职责的人。

部首和笔画

成语《勿忘在莒》的部首是口,共有1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定公二年》记载中,“勿忘”是勿欢的名字,莒指的是莒国,莒县指的是鲁国的地方行政单位。

在繁体字中,“勿”和“莒”仍然保留着原本的形状和书写方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以成语《勿忘在莒》为例,“勿”字在金文中是倒立的大口旁形状,隶书中则变为了从上往下斜的勺形,楷书中则变成了现在常见的形态。

而“莒”字在金文中是甲骨文版的形状,后来变为了上面是半边草、下面是几根直线的形态。

例句

1. 他始终忠诚于公司,真正念在心里 "勿忘在莒"。
2. 作为一个公务员,应该时刻铭记 "勿忘在莒" 的使命感。
3. 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绝对会 "勿忘在莒",不会对朋友有任何背叛之举。

组词

不忘初心、忠诚、职守、遵守、责任、使命

近义词

忠诚、尽责、守信、牢记使命

反义词

忘恩负义、背叛、不负责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