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旒缀的意思、旒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旒缀的解释

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附赘。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仇兆鳌 注:“《诗》:‘为下国缀旒。’注:‘缀,结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繫属,如旗之縿为旒所缀也。’《公羊传》:‘君若缀旒然。’ 刘琨 《劝进表》:‘国家之危,有若缀旒。’”按:《公羊传·襄公十六年》作“君若赘旒然”。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本原既得,不独《蓉渡》为糟粕,即《乌丝》《载酒》亦成旒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旒缀"是古代冠冕制度中的重要构件,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构成

"旒"指帝王、诸侯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说文解字》释为"冕冠前後垂玉也";"缀"取连接、系结之义,《广雅》注"连也"。二字组合特指固定冕旒的穿珠丝线。

二、礼制功能

据《周礼·夏官》记载,天子十二旒以五彩丝线串联玉珠,每旒间距精确为寸许,既确保仪容庄重,又避免行礼时玉珠碰撞。《礼记·玉藻》详述其"前後邃延,玉藻十有二旒"的形制,体现礼法等级。

三、文化象征

汉代贾谊《新书·容经》强调旒缀"蔽明示谦"的哲学内涵,玉串遮挡视线象征帝王不视非、不视邪的德行。唐代孔颖达疏证《尚书》时,特别指出缀玉数量与品级对应的天人感应体系。

该词现代多用于古代服饰研究领域,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引用大量出土文物证实周代旒缀已采用双股蚕丝捻线工艺。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实物,可观察到金丝缀玉的精细做工。

网络扩展解释

“旒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分解、文献出处及比喻意义三方面解析:

1. 字义分解

2. 本义与文献出处
“旒缀”原指旌旗的垂饰,即系结在旗帜上的装饰物。例如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中曾使用该词,形容垂饰与旗帜的附属关系。

3. 比喻意义
在文学语境中,它可引申为附属或附赘,强调次要或依附性地位(如提到的“喻附属”)。

总结
该词兼具具象与抽象含义,既描述古代旗帜装饰的实物,又用于隐喻事物间的从属关系。由于现存文献记载较少,其使用场景多见于古典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破柏实八面山保卫团八译幖幖不施才墨之薮陈告乘雷传食大戮怛伤地北天南迭等督过饿虎吞羊放仗分流鬼张鬼智行香挂牌灰塌塌降神交转机臂接对镜湖开首临川凌夷迷离马虎摹録拗曲作直暖舆婆家迁官侨民起波厹矛起赃三露塞责善财难舍社树诗狂使能双蛇邃袤宿士檀木靴特耸铁面御史腽肭脐往化文客五凉鲜素小暑消息洗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