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胁肩的意思、胁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胁肩的解释

耸起肩膀,故示敬畏。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寧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北史·任城王云传》:“ 紇 胁肩而出。”《旧唐书·高宗纪下》:“忠良自是胁肩,姦佞於焉得志。”《新唐书·武平一传》:“胁肩邸第之中,噤颐媪宦之侧。”参见“ 胁肩諂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胁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耸起肩膀,通常用来描绘一种刻意收缩身体、做出恭敬或谄媚姿态的动作。这一动作往往带有刻意讨好、畏惧或谄媚的心理暗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面意思与动作描绘:

    • “胁” 指身体两侧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即“两胁”、“腋下”。
    • “肩” 即肩膀。
    • “胁肩” 字面意思就是将肩膀向上收缩、耸起,使脖子看起来缩短,身体呈现出一种拘谨、收敛甚至畏缩的体态。这是一种非自然的身体语言。
  2. 深层含义与情感色彩:

    • 谄媚奉承:这是“胁肩”最常见的引申义。耸起肩膀的动作常被用来表示极度的恭敬、顺从,甚至是过分的巴结和讨好。它形象地刻画了为了取悦他人而故意做出的卑微姿态。
    • 畏惧不安:在紧张、恐惧或感到压力时,人也可能不自觉地做出耸肩、缩脖的动作,这是身体在压力下的本能反应,“胁肩”也可用于描述这种状态下的体态。
    • 虚伪做作:因为“胁肩”常是刻意为之,用以掩饰真实想法或达到某种目的(如奉承),所以它也常带有虚伪、不真诚的贬义色彩。
  3. 经典出处与用法:

    •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是《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胁肩”一词,但描述的“踧踖如也”(恭敬而不安的样子)、“鞠躬如也”(弯着身子)等仪态,与“胁肩”所传达的恭敬、拘谨感相通。
    • 后世常将“胁肩”与“谄笑”(谄媚的笑容)连用,构成成语“胁肩谄笑”,更加突出地形容为了巴结人而强装笑脸、卑躬屈膝的丑态。例如:
      • 《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肩膀,装出谄媚的笑容,这比夏天在菜地里干活还要累。) 这里孟子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这种行为的虚伪和辛苦。
      • 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那些人让他是个现任刺史,胁肩谄笑,随他处馆。”
  4. 现代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胁肩”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更常见的是使用成语“胁肩谄笑”。
    • 它主要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形容那些过分谦卑、刻意讨好、虚伪奉承的行为和姿态,带有明显的批判和贬义。

“胁肩”意指耸起肩膀,是一种身体语言,其核心内涵是通过收缩身体姿态来表达恭敬、谄媚、畏惧或虚伪。它常与“谄笑”连用为“胁肩谄笑”,成为描述阿谀奉承、卑躬屈膝行为的经典成语,源远流长且具有强烈的形象性和批判性。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胁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别,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胁肩”原指耸起肩膀的动作,多用于形容故作敬畏或刻意逢迎的姿态。这一含义在多个古籍中均有体现,如《抱朴子·名实》提到“耻胁肩以苟合”,《旧唐书》中描述“忠良自是胁肩,姦佞於焉得志”。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谄媚逢迎
    常与“谄笑”连用为“胁肩谄笑”,表示缩肩装笑以讨好他人,带有明显贬义。例如《孟子·滕文公下》中“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新唐书》也提到“胁肩邸第之中,噤颐媪宦之侧”。

  2. 恐惧或紧张
    在成语“胁肩累足”中,形容因害怕而缩肩并足,如《史记·吴王濞传》记载“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

三、使用场景

四、权威性辨析

提到“胁肩”有“团结合作”之意,但此解释仅出现于单一来源且权威性中等,可能与“并肩”混淆,建议以高权威来源(如、5、8)的释义为准。

五、相关扩展

总结来看,“胁肩”核心含义是通过身体语言表现谄媚或畏惧,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昂然宝鸡市标律伯高城沟吃吃喘逆出帖单比掸掸隄岸踶触费钱扶匐福惠干干供献国费姑且好吃懒做鸿洞红角儿薨然恍恍荡荡擐甲挥戈浣纱溪讲经説法剪辑佳色金丝燕九旗居有苛刻孔任胯夫夸严寞寂拏云槃虞批行谦毖轻蹻青珉乞师曲中热滚滚荣宠山骨山陬稍纵则逝事关重大诗声失指四亭八当太羹体法秃友土域五道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