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糊里糊涂。 艾芜 《纺车复活的时候》:“ 翠芝 的弟弟 水生 ,张开手懞里懞懂地去摸车子。”
“懞里懞懂”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发音与基本含义
发音为 méng lǐ méng dǒng(部分来源标注为 méng lǐ měng dǒng,可能存在方言或变调差异)。该成语形容对事物完全不了解、处于迷茫或糊涂的状态,常带有“一头雾水”的意味。
2. 结构与词义解析
由“懞”和“懂”两个矛盾词叠加构成:
3. 使用场景
4. 例句与文学引用
作家艾芜在《纺车复活的时候》中写道:“翠芝的弟弟水生,张开手懞里懞懂地去摸车子。”
5. 相关扩展
该成语属于“A里AB”式重叠结构,类似表达还有“糊里糊涂”“慌里慌张”等。其近义词包括“懵懂无知”“茫然不解”,反义词则为“了然于胸”“洞若观火”。
“懞里懞懂”是一个常用的词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的意思。
“懞里懞懂”的拼音为méng lǐ méng dǒng。根据拼音可以拆分为“懞”和“懂”两个字:
1. “懞”字的部首是“心”,总共有12画。
2. “懂”字的部首是“心”,总共有12画。
“懞里懞懂”一词来源于方言,最早出现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口语中,后来逐渐成为了普通话中的常用词汇。在繁体字中,拼写为“濛裡濛懂”。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根据繁体的写法,可以将“懞里懞懂”拆分为以下字形:
1. “濛”字的写法为水旁在上,冡旁在下,总共14画。
2. “裡”字的写法为衣旁在左,里旁在右,总共13画。
3. “濛”字和“裡”字中的“懂”字的写法为心旁在上,冬旁在下,总共15画。
1. 他对这个问题懞里懞懂的,完全没有头绪。
2. 那个学科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完全是懞里懞懂。
3. 刚刚听完老师的讲解,他们还是懞里懞懂,需要再听一遍。
组词:懵懵懂懂、茫然不解、糊里糊涂。
近义词:迷茫、困惑、不明白。
反义词:明白、清楚、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