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污蔑的意思、污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污蔑的解释

(1) [smear;besmirch;calumniate;malign;slander]∶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

被污蔑为外来的奸细而不起作用

(2) [defile;sully;tarnish]∶污损

详细解释

亦作“汚蔑”。见“ 汙衊 ”。 1.以不实之词诋毁他人。2.污秽,肮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污蔑"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明确的贬义色彩,指通过捏造事实或恶意歪曲,对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行为进行不实的指责和贬损。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结构、法律关联和使用场景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核心释义

  1. 捏造事实诋毁他人

    指故意编造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声誉。例如:"污蔑他人贪污"即虚构贪污行为进行攻击。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382页,商务印书馆。

  2. 恶意歪曲真相

    在已知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刻意扭曲事实以达到贬低目的。如将正当行为污蔑为"别有用心"。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5卷第1126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二、词源与结构解析

三、法律关联性

我国《刑法》第246条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列为诽谤罪,司法解释明确"污蔑"属于诽谤行为的表现形式,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第19号指导案例。

四、使用场景辨析

场景 正确用例 错误混淆
事实性诋毁 污蔑抗疫志愿者"作秀" 批评工作失误(非捏造事实)
主观恶意传播 散布污蔑民族英雄的谣言 客观质疑(非故意歪曲)
社会性伤害 污蔑导致受害者社会性死亡 私下抱怨(未造成公开损害)

五、同反义词系统


权威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3.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Z]. 2020修正版,第246条.

网络扩展解释

“污蔑”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通过歪曲事实或使用侮辱性语言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基本定义
    指用不实之词诋毁他人,或通过歪曲已有事实进行诽谤。例如:“污蔑好人”表示用虚假言论损害他人形象。

  2. 与“诬蔑”的区别

    • 污蔑:侧重于使用侮辱性言语,可能基于部分事实进行歪曲或夸大(如将普通行为描述为道德败坏)。
    • 诬蔑:强调捏造完全虚假的事实(如无中生有编造罪名)。

二、用法与示例

三、相关词汇

四、法律与道德层面

在多数法律体系中,污蔑可能构成名誉侵权,需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例如,捏造他人贪污并传播,可能涉及诽谤罪。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沪江词典或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舌儿牓眼倍还忭舞不约而同车龙痴眉钝眼懘籥酬验慈氏觝滞返璞归真伏利服役富裕甘冽关锁好个洪基画地爲牢健斗江山徼驳鸡蛋九牛万象之力狂稚坤表来扇馆骊峯零工灵元林坵留子逻辑错误罗守茫洋美谈南郊鸟迹皮毱黔驴技穷罄乏羣心取摄软香温玉羶慕生禽松友肃霜肃修太溪踏月条翮廷珪晚寒瓦殶尾大乌布帐下不去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