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霜的意思、肃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霜的解释

(1).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毛 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 孔颖达 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 朱熹 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 宋 沉遘 《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 王国维 《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

(2).见“ 肃爽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肃霜”是古代汉语词汇,常见于《诗经》等文献,其含义存在不同解释,主要围绕自然现象和气象状态展开。以下是综合解析:

  1. 基本释义
    肃霜(sù shuāng)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传统注解如毛传认为,“肃”意为“收缩”,指霜降后万物因寒冷而收敛、凋零。如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九月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强调霜对自然界的影响。

  2. 不同学者的解释分歧

    • 收缩万物说:以毛亨、朱熹为代表,认为“肃霜”描述霜降导致生物收缩的现象。
    • 天高气爽说: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中提出,“肃霜”与“肃爽”相通,指秋高气爽的天气状态,而非仅指霜降。
  3. 引申与关联

    • 在古籍中,“肃霜”有时与“肃爽”混用,后者可指代一种良马(如《左传》记载),或形容天宇清朗的景象。
    • 宋代沈遘《谢冬服表》中“感肃霜之节”一句,则借“肃霜”代指深秋时节。
  4. 词性及结构
    “肃”为形容词,表庄重、清冷;“霜”为名词,指自然现象。二字组合形成主谓结构,字面意为“霜肃杀”,后引申为节气特征。

“肃霜”既可指霜降后万物萧瑟的自然过程,也可引申为秋季的肃穆气象,具体含义需结合文献语境判断。若需深入研究,可参考《毛诗注疏》、朱熹《诗集传》及王国维的考据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肃霜的意思

肃霜是一个表示严寒来临的词语,指冬天气温骤降,大地上结霜的现象。它常被用来形容冷冽的寒冬。

拆分部首和笔画

肃的部首是⺼,总共有九画。

霜的部首是雨,总共有十五画。

来源和繁体

肃霜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在《诗经·小雅·啓》篇中有一句“秋风肃霜”,意为秋风使霜降临,寒意渐浓。

繁体字中的肃为肅,霜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肃霜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和现代汉字写法相似。

例句

1. 寒冷的冬天,大地上肃霜了。

2. 夜晚的风吹来,丝丝凉意如肃霜一般。

组词

肃清、肃立、肃穆、杀气腾腾

近义词

冷冽、冰霜、严寒、寒冷

反义词

温暖、和煦、春暖花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