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池灭族。古代的严刑酷法。《后汉书·李通传论》:“夫天道性命,圣人难言之,况乃亿测微隐,猖狂无妄之福,污灭亲宗,以觖一切之功哉!” 李贤 注:“言族灭而污池之也。”参见“ 污池 ”。
“汙灭”是古汉语中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词义
指古代一种严酷刑罚,即“污池灭族”。具体指将罪犯灭族后,尸体投入污池(蓄积污水的池子)中,带有极端的侮辱性惩罚性质。
出处与注解
源自《后汉书·李通传论》:“污灭亲宗,以觖一切之功哉!”唐代李贤注:“言族灭而污池之也。”说明该刑罚兼具肉体消灭与精神羞辱的双重目的。
字形与同义词
“汙”为“污”的异体字,因此“汙灭”也写作“污灭”。两词含义相同,均强调通过污池处理尸体来强化刑罚的残酷性。
历史背景
该刑罚反映了汉代法律中“族诛”制度的严苛性,属于极端政治镇压手段,常用于谋反等重罪,旨在以恐怖手段震慑他人。
现代使用
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场景,仅见于历史文献或相关研究,日常交流中罕见。
建议需查询具体古籍案例时,可参考《后汉书》相关注释或汉代法制史研究资料。
污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形容一种纯洁、美好的事物被玷污或消失。
污灭的部首是水,总笔画数为13。
污灭是由“污”和“灭”两个字组合而成。在繁体中,污灭的写法为「汙滅」。
在古代汉字中,污灭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还是由“污”和“灭”组成。
1. 他的行为污灭了整个家族的声誉。
2. 和平与友谊都无法抵挡邪恶的力量,最后会被污灭。
1. 污蔑:指诋毁、诽谤他人的清白。
2. 污染:指破坏环境、使环境变得不洁净。
3. 灭亡:指完全消失、彻底破坏。
腐败、败坏、堕落、败笔
洁净、纯洁、美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