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持操的意思、持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持操的解释

(1).执持。《汉书·董仲舒传》:“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誖繆而失其统与?”

(2).操守。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每尝思之,原其所积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矜伐,故忽於持操,果於进取。”《旧唐书·文苑传下·李商隐》:“与 太原 温庭筠 、 南郡 段成式 ……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持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持操”是由“持”与“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为“保持节操或坚守某种行为准则”。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持”指“执守、坚持”,“操”指“操守、品行”,两者结合后强调对道德准则或信念的长期坚守。例如《后汉书·独行传》中记载的“持操不渝”,即形容人物在困境中依然恪守德行。

从构词角度分析,“持”为动词性语素,体现动态的坚持过程;“操”为名词性语素,指代具体的品德规范,这种动宾结构使词义兼具行为与对象的双重特征。唐宋文献中常见该词用于描述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追求,如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中“持操岂独古”之句,展现了对高尚品格的推崇。

在语义演变方面,现代汉语中“持操”多用于书面语境,既可指具体的品行坚守(如持操清廉),亦可引申为抽象的原则维护(如持操学术规范)。《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指出该词带有庄重色彩,适用于正式场合。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古籍文献及现代解释,“持操”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执持(动词性含义)
    指对某种理念、原则或事物的坚守与执行。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的记载:“岂其所持操或誖繆而失其统与?”此处强调对先王之法的坚持,但结果因悖谬而失败。该用法多用于描述对传统、规则或思想的执着维护。

  2. 操守(名词性含义)
    指个人的品德修养或行为准则。例如《颜氏家训·文章》提到“忽於持操”,批评文人因自负而忽视品行;《旧唐书》中评价李商隐“俱无持操”,暗指其缺乏坚定的道德立场。近现代学者如瞿秋白也沿用此义,形容某些人“毫无持操”的善变性格。

需注意,“持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不同语境下需结合具体引文判断其侧重“行为坚守”或“品德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拔本摆设白武幡钵囊不知高低吵聒储佐刺臂从谏如流道地调繁地理位置剁肉都邑讹阙蕃夷封镜辅宣告飨含荑话端欢邻疥虫尽底可是亏名良平琳玙偻偻密苏里河魔境纳妾褭褭亭亭恲性破朵婆然乾矢琼州容标塞内加尔莎随身役噬齧收尾衰损水葓水资源搜乘锁闼太平洋天闲天秩提要往行瓦头砚挖云问业无何有乡无旷现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