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桂木制成的船桨。亦为舟楫的美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文鷁,扬桂枻,张翠帷,建羽盖。”
“桂枻”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桂枻”指用桂木制成的船桨,也可作为舟楫的美称。其中: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例如:
与“桂枻”相关的成语包括“中流击枻”“桂子兰孙”等,多与舟船、植物意象相关。
如需进一步考证文献原文或方言发音,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楚辞》注解类权威资料。
桂枻,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古时候诗文中的高洁、高雅之意。下面将对桂枻的部首和笔画进行拆分,并探讨其来源和其他相关信息。
桂枻的部首是木,表示与木材或植物相关。其拆分的笔画结构如下:
桂:木(3画)+ 丶(1画)+ 一(1画)+ 丿(1画)= 6画
枻:木(3画)+ ㄞ(8画)= 11画
总计:17画
桂枻的源自于古代的诗文,常用来描写高雅、高洁、高贵的象征。桂代表月季花,象征高洁;枻是指楠木,表示高贵。因此,桂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象征高贵与高雅的词语。
《桂枻》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为「櫃梨」。
在古代,「桂枻」的汉字写法可以有一些变化,如:「櫃梨」、「櫃枝」、「瑰梨」等。这些变体写法在不同的文献和古籍中有所出现。
1. 他的品味和举止总是如桂枻般高雅。
2. 她贵族般的气质就像一棵桂枻般矗立在人群中。
1. 桂香:指桂树的香味。
2. 枻木:指楠木,一种常见的高贵木材。
3. 桂冠:指古代士人用来表示尊贵和荣誉的帽子。
近义词包括:高洁、高雅、高贵、高尚。
反义词可能包括:俗气、庸俗、粗野、低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