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服享的意思、服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服享的解释

服从和进贡。《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诸侯服享,二世共职。” 孔颖达 疏:“服享,言诸侯服从,献国之所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 苏子瞻 论 周 之失计,莫甚东迁,而以 灵王 神圣,诸侯服享为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服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词素分解与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服”在古汉语中常表示“从事”“服从”或“承担”,如《尚书·旅獒》中“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享”本义为献祭,《说文解字》释为“献也”,后引申为享用、享受。二字组合后,“服享”在典籍中多指通过履行特定职责或祭祀仪式而获得神灵或祖先的福佑,例如《诗经·商颂·殷武》有“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祭祀语境表达。

二、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先秦文献,如《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服享先王”,此处“服享”特指遵循礼制供奉祭品的行为。汉代郑玄注《周礼》时强调“服,事也;享,献也”,进一步明确其祭祀内涵。唐宋以降,“服享”逐渐从祭祀场景扩展至表达对功绩或德行的尊崇,如北宋《册府元龟》载“功臣配享,所以崇德报功,昭示服享之仪”。

三、现代语义流变

当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为“从事祭祀而受福佑”,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古汉语修辞领域。其语义核心仍与古代礼制文化中的“职责—福报”关联模式密切相关。

(文献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十八)

网络扩展解释

“服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历史文献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服享”指诸侯国对中央政位的服从与进贡行为,即诸侯既在政治上臣服,又定期向宗主国进献贡品。这一概念常见于先秦文献,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诸侯服享,二世共职。”

  2. 文献出处与注释

    • 孔颖达在《左传》疏中进一步解释:“服享,言诸侯服从,献国之所有。”
    • 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引用苏轼观点时,也以“诸侯服享”为例,讨论周朝政治得失。
  3. 用法与演变
    该词多用于描述分封制下诸侯与天子间的从属关系,带有较强的历史语境。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仅见于学术讨论或古籍研究领域。

  4. 英文释义
    部分词典将其翻译为“submit and offer tribute”,强调政治臣服与物质贡献的双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拜春榜掠倍式伯迹不值一钱扯拉驰马凑浅单弱倒嗓奠牧多收并畜阿时風生爐攻驹好恶不同合兵胡蝶诙谲荐飨祭地金像巾衣揩腚空谷传声库存枯苇乐哈哈臁刃鎏金六职砢硪鹿皮袷埋头苦干麋臡男女老幼忸忕旁推抛持起纳情华情思绮腻驱逐人己一视人死留名茸茸乳妇三槐之听上屋山锐则不高社会环境胜状实廪讨问庭辩僮女舞忭乌油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