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节操。《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威 , 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威 字 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戴安道 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
“厉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砥砺节操”,即通过自我约束和努力来磨炼、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三国志》《世说新语》等文献。
《厉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严格的要求与规范的操作。该词多用于形容个人或组织在工作、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做事认真的态度。
《厉操》的拆分部首为厂和手,分别表示厂房和手。
《厉操》共有9个笔画。
《厉操》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强调人们对自身行为、工作质量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传统上,中国文化中强调自我奋进、严谨作风和精细管理。
《厉操》的繁体字为「厲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可形成《厉操》的古汉字写法是「厲操」。
1. 他在工作中总是对自己严厉操守,从不敷衍塞责。
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对工作很有厉操精神,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力求完美。
1. 厉行:指执行或遵守严格的纪律要求。
2. 操办:指筹备并处理事务或举办仪式活动。
3. 严格:指对某事物要求严密,不容许出现错误、缺陷。
1. 严谨:指对待事物认真细致,谨小慎微。
2. 严肃:指态度庄重,不轻率或不苟且。
放松:指对待事物态度不严谨,随意或不拘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