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操的意思、厉操的详细解释
厉操的解释
砥砺节操。《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威 , 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威 字 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戴安道 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
词语分解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 操的解释 操 ā 拿,抓在手里:操刀。操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操管(执笔,指写作)。操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控制、掌握:操舟。操纵。 从事:操心。操办。操作。操持。操劳。操之过急。 体力的锻
专业解析
"厉操"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表达,其核心含义指磨砺、坚守高尚的节操或品行。它强调通过自我要求和实践来培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
字义分解与合成:
- 厉: 本义指磨刀石,引申为磨砺、锻炼、严格、严肃等含义。在这里取其磨砺、砥砺之意,强调通过努力和实践来提升或保持。
- 操: 本义指拿着、掌握,引申为操守、品行、节操、品德。指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
- 合成义: “厉”与“操”组合,“厉”作为动词修饰“操”,意为磨砺自己的操守,坚守高尚的品行。它描述的是一种主动的、持续的自我修养过程。
-
整体释义:
- 磨砺节操: 指通过自我约束、实践考验和不断反省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 砥砺品行: 强调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依然坚持高尚的道德标准,不随波逐流。
- 坚守高尚的品德: 突出对理想人格和道德原则的执着追求与维护。
-
语境与用法:
- “厉操”多用于描述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努力和坚持,尤其是在面对外部压力或诱惑时表现出的坚定。
- 常与“清廉”、“高洁”、“贞固”等词相关联,用于赞扬品行端正、意志坚定的人。
- 属于褒义词,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
- 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多用于书面语或对历史人物、特定情境的描述中,体现一种古典或庄重的风格。
权威参考来源:
该词释义主要依据权威汉语辞书的收录和解释。可参考:
- 《汉语大词典》:作为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对“厉操”一词有明确收录和解释。参见《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可查询在线版如“汉典”等基于该词典的数据库)。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然“厉操”作为固定词条在现代常用词典中可能未单列,但“厉”和“操”的单字释义及其合成逻辑符合词典的释义原则。其精神在“砥砺”、“操守”、“磨砺”等词条中有所体现。
- 《辞海》:综合性辞典,对“厉操”或相关概念有解释。参见《辞海》相关条目。
“厉操”意指主动地、严格地磨砺和坚守高尚的道德节操与品行。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强调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要求和实践来达到并保持高尚的人格境界。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形容人的品德修养过程与结果。
网络扩展解释
“厉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砥砺节操”,即通过自我约束和努力来磨炼、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厉:本义为“磨砺”,引申为严格、严肃的态度。
- 操:指操守、品德。
合指通过严格自我要求来提升道德修养。
2.出处与例证
- 古代文献:
-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注引《晋阳秋》提到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强调其自幼注重品德修养。
- 《世说新语·栖逸》记载戴安道“厉操东山”,指其隐居时仍坚持高洁的操守。
3.用法与延伸
- 语境:多用于描述对自身道德、行为的严格要求,常见于历史人物评价或文学作品中。
- 近义词:修身养性、砥砺德行。
- 现代关联:可引申为对工作、学习的严谨态度,但需结合具体语境。
4.注意区分
- 与“厉行节约”等短语中的“厉”不同,此处“厉”侧重内在修养的磨炼,而非外在行为的严格施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三国志》《世说新语》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不一遇襃禅卑汙遍满笔架步骑不一出玖楚苗达贤大小子雕槛帝文扼亢拊背房帷烽墩复印高艳刮刀贵寿黄毛滑润胡瓶呼蒲嘉遇尽彀惊战饥穣九股索居贿连枝比翼遛腿轮毂帽子头民爵目翳贫贾品字坑牵肠割肚蚺蛇水老鼠顺纳铄古切今述撰肆体嵩丘娑罗林娑婆世界谈客天笔调弦理万民铁蹄徒人宛类晩世文魮无边无垠五花杀马巷尾街头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