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fu] 山东省的县。位于省西南部,面积975平方公里,人口52万。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名。在 山东省 中部偏南。 周武王 封弟 周公 旦 于 曲阜 ,为 鲁 国都。以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 汉 置 鲁县 , 隋 改今名。为 孔子 故里。有 鲁国 故城、孔庙、孔府、孔林等古迹,为著名游览胜地。故城在今 山东省 曲阜市 西北。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兖州府》。
曲阜作为专有地名,其释义需结合字形演变、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综合解析:
《说文解字》释为「象器曲受物之形」,本义指弯曲,引申为地势迂回㊀。在「曲阜」中取「地形曲折」之意,呼应其丘陵环抱的地理特征。
《尔雅·释地》载「大陆曰阜」,指无石的土山㊀。此处特指鲁中南的连绵丘陵地貌。
历史沿革
西周初年(前11世纪),周公旦受封于鲁,其子伯禽建都于「少昊之墟」,因地势「委曲长七八里」㊁,故命名「曲阜」。《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鲁曲阜,故奄国」㊂,证实其先秦古名。
文化象征
因孔子(前551-前479年)诞生于此,曲阜成为儒家文化圣地。唐代已立「孔圣诞生阙里」碑㊃,元代正式以「东方圣城」载入史册㊄。现存孔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后世考订陬邑属曲阜辖地㊅。
「墟有数阜,委曲相属」㊆,直接描述地名与地形的关联性。
来源标注
㊀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㊁ 皇甫谧《帝王世纪》(清辑本)
㊂ 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㊃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
㊄ 《元史·祭祀志》(中华书局校勘本)
㊅ 司马迁《史记》(三家注本)
㊆ 郦道元《水经注》(陈桥驿校证本)
曲阜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济宁市,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东邻泗水,西接兖州,南靠邹城,北依泰山。总面积约895.9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3万(2012年数据)。
“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注:“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阜”指土山,因城内有蜿蜒起伏的丘陵而得名。此名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总结来看,曲阜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兼具上古文明和丰富古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地。如需更详细旅游信息,可参考等来源。
悲壮奔迫本项布被瓦器蹭躅刬骡子钞角朝饔夕飧成基刺诗洞井断闭方概粪便常规检验风殿伏弢诰毖个边广潒裹尸马革蚝田黄老术换文酱坊贱迹简佩戒牒杰郎亟墨掬壤旷略窥牖小儿壸训狼顾虎视厘饬理曲辘辘远听鹿爪毛起没查没利煤子明信耦国凭藉溥利乾皋前武諐殃切愕螓蛾三径神衿十緵布韬养同砚王程苇荡五鬼闹判乡国校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