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鉴取明水于月。”《淮南子·天文训》:“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 高诱 注:“月盛时以﹝方诸﹞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后因以“秋液”指月。 元 黄庾 《题东山翫月图》诗:“主人领客登 东山 ,踏碎寒光看秋液。”
“秋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来源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秋液”指代月亮,源自古代用铜盘在月下收集露水的典故。根据《周礼·秋官·司烜氏》和《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古人以“方诸”(一种器具)对准满月,通过冷凝作用收集露水,称为“明水”或“秋液”。
这一词汇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诗意化表达。月亮被视为洁净、澄明的象征,而“秋液”通过露水与月光的关联,进一步强化了月亮的清冷意象。
在诗词中,“秋液”常作为月的雅称出现。例如元代黄庚《题东山玩月图》中写道:“踏碎寒光看秋液”,此处“秋液”即指月光,增添了诗句的意境美。
“秋液”是古代对月亮的别称,源于月下凝露的典故,兼具科学观察与文学想象的双重色彩。其用法多见于诗文,属于较为典雅的表达。
秋液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秋”和“液”。下面将对其拆分部首和笔画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秋液的来源是古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一个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用来形容秋天的雨水。
在繁体字中,秋液的写法为「秋液」。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秋液的表示方式可能有所变化。但是现代常用的「秋液」写法比较稳定,没有特别的古代变形。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让您更好地理解秋液的意思:
下面是一些与秋液相关的词语:
组词:秋天、液体、秋雨、雨水。
近义词:秋雨。
反义词:春天、夏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