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署名。 宋 置,属少府监。《宋史·职官志五》:“文绣院,掌纂绣,以供乘舆服御及宾客祭祀之用。”《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三年》:“三月,辛巳,置文绣院。”
“文绣院”一词有两种不同维度的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性质与隶属
文绣院是宋代设立的官方机构,隶属于少府监,负责管理刺绣相关事务。
职能范围
其职责包括“掌纂绣”,即组织刺绣生产,专供皇帝服饰(乘舆服御)、宾客接待及祭祀典礼等场合使用。
设立时间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三月正式设置该机构。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才情出众、学识渊博的女子。
《文绣院》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它指的是一个地方,用来展示和传承文化艺术的场所。在这个院子中,人们可以欣赏到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感受文化的魅力。
《文绣院》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三个部首,分别是“文”、“绣”和“院”。其中,“文”部表示和文化相关,“绣”部表示绣花、绣字等技艺,“院”部表示一个院子或场所。这个词语的总笔画数为17。
《文绣院》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的繁体字形状为「文繡院」。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词语《文绣院》的写法并无太大变化。在古时候,人们依然用「文绣院」这样的字形表达这个意思。
1. 他们参观了当地著名的文绣院,欣赏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2. 我们将在文绣院举办一场文化节,展示各种传统手工艺品。
文化、绣花、书法、绘画、院落、展示
艺术馆、美术馆、文化中心、书院
工厂、车间、停车场、垃圾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