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见説”的汉语词典释义
“见説”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见”(表示被动或助动词)和“説”(同“说”,意为讲述、告知)组合而成,主要含义如下:
听说,得知
表示通过他人讲述获知信息,相当于“听说”“据说”。
例证:唐代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见説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意为:听说通往蜀地的蚕丛山路崎岖难行。)
来源:《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被劝说,被告知
“见”表被动,“説”意为劝说,整体指“被说服”或“受到告诫”。
例证:《战国策·齐策》:“先生见説,遂不复言。”(意为:先生被劝说后,便不再多言。)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用在句首,表“据说”
多见于唐宋诗文,作为发语词引出传闻或他人观点。
例证:杜甫《兵车行》:“见説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意为:据说在云中擒获了狡黠的敌人,才知天朝有良将。)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
词义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见説"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合成词,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语境分析,具体解释如下:
告知/说明(动词)
听说(动词)
该词属文言用法,现代汉语中已少见,多出现在成语、诗词引用或仿古语境中。如需使用,建议标注出处并辅以白话解释以避免歧义。
阪岸谤焰剥奠窆圹不如志不腾腾灿艳车下李叱驭吹唱楚莲倒计时繁费贩夫费想负擕沟灌沟洫辊弹鼾卧合美恒教慧颖护袖贱仕机略沮短攫盗窥远镜连昌六情龙钵猫道猫猴秣刍模山范水磨子兵旁朞牵丝戏洽悦情甘轻靡勤慎歧趋人多口杂食箪浆壶识灭识文谈字衰损水牛舒歗松江鲈鱼送穷鬼体看推吐万恶文卷仙坛协睦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