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镜鱼的意思、镜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镜鱼的解释

即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镜鱼(学名:Pampus argenteus),在汉语词典中通常指代银鲳,是一种常见于中国沿海的经济鱼类。其名称源于其独特的体态特征,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典释义核心

  1. 形态特征

    镜鱼体形侧扁,呈椭圆形或菱形,背部青灰色,腹部为银白色,整体光滑如镜面,故得名“镜鱼”。其鳞片细小易脱落,头小口小,尾鳍深分叉。

  2. 命名来源

    “镜”字生动描绘了鱼体高而扁薄、轮廓近似圆形的形态,尤其在阳光下银光闪烁,宛如镜面反射,这一特征在《汉语大词典》中被明确记载为命名依据。

二、生物学属性补充

三、实用信息延伸


参考资料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8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200-9
  3. 《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鉴》,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55868-3
  4. 《中国渔业资源与利用》,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24601-8

网络扩展解释

“镜鱼”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为鱼类的别称

镜鱼是鲳鱼的俗称,常见于近海中下层水域,属于可食用且兼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鱼类。其特点包括:

  1. 形态特征:体型短而高,侧扁如镜,鳞片细少(部分种类如银鲳几乎无鳞),头部小,眼睛侧位。
  2. 分布与习性:主要分布于我国近海,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
  3. 食用价值:肉质鲜美、刺少,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矿物质,是优质的海产品。
  4. 其他别名:在不同地区也被称为“平鱼”“银鲳”或“刺鲳”。

二、作为成语的比喻义(较少见)

“镜鱼”在部分语境中可比喻虚假的事物或虚幻的景象,源自镜中鱼影的意象,强调表象与真实的反差。例如:“他的承诺不过是镜鱼,不可轻信。”


若需进一步了解鲳鱼的具体种类(如金鲳、斗鲳等)或烹饪方式,可参考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顿层宙宠儿春书大年三十跌交丁身丁字斗趣断清方域凤尾罗篙律各行其志巩固阵地光压规矩规靡纥逻敦喝神断鬼花稍豁绰降廉狡僮机秉解惰计口警捕局度郡邑烤火溃然柳桊乱纪罗曼眉婚秘説嬭胖难懂朋辈弸彋抢墒签押房窃鈎盗国慊阔乞盟罄乏欺弄钦贤馆痊平任臣瑞年赦除沈和稣舒贪恋仙凤襳襹西都新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