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史书体裁之一。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 南宋 袁枢 的《通鉴纪事本末》。《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五·纪事本末类》:“至 宋 袁枢 以《通鑑》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体。”
(2).借指对某事的完整记述。 瞿秋白 《乱弹·<铁流>在巴黎》:“任何故意宣传鼓动的小说诗歌,都没有这种真实的平心静气的纪事本末来得响亮,来得雄壮--这是革命的凯旋歌。”
“纪事本末”一词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释:
指对事情的重要与次要部分进行分辨,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关键。其中“纪事”指记录事件的过程,“本末”则强调主次之分,源自《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的哲学思想。
起源与特点
由南宋袁枢首创,其著作《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这一体裁。它以历史事件为核心,将分散的史料按时间顺序整合成独立篇章,完整呈现事件的前因后果。例如“玄武门之变”的记载,会集中叙述其起因、经过和结果,形成连贯叙事。
与其他体裁的对比
不同于编年体(按时间排序但事件零散)和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易重复),纪事本末体兼具时间线与事件完整性,但缺点是无法体现同一时期不同事件间的关联。
代表作品
除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外,还有明代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等。
在非历史领域,该词也可借指对某事的全面、系统化记述,如瞿秋白曾用“纪事本末”形容对革命历程的完整记录(注:此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纪事本末》是指记录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重要文献,记述事件始末的记载。它旨在详实记录事件的发生、演变和结果,以便后人进行研究和了解。
《纪事本末》的拆分部首是“纟”和“页”,部首“纟”表示与纺织有关,部首“页”表示与纸张有关。它的拆分笔画顺序为11画。
《纪事本末》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纸张和书写技术。古人用纸和墨制成书籍,将历史事件的经过逐一记载下来。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紀事本末」。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有些汉字的形状和现代稍有不同。《纪事本末》在古代的写法是「纪事」和「本末」,其中「纪」字的右边是「己」字,「本」字的下边是「木」字,「末」字顶部的两个“丷”被写成了一个“冂”,整体形状更加复杂。
1. 历史学家通过研读《纪事本末》,分析了那场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2. 这部历史著作详细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脉络,是我们了解古代时代背景的重要《纪事本末》。
组词:纪事、历史、事件、本末
近义词:记载、编年、编年史、纪实
反义词:虚构、小说、传说、神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