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致完备。《论语·子路》:“子谓 卫 公子荆 :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宋 苏轼 《超然台记》:“於是治其园圃,絜其庭宇,伐 安丘 、 高密 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顺逆由天,屈伸以理,或直节以孤标,或委蛇而受訾,彼樛曲之苟完,非本愿之得已。”
“苟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现代常用义
指“勉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强调结果只是最低限度的达成,而非尽善尽美。例如:“这份报告虽然苟完,但细节仍需完善。”
古典文献义
源自《论语·子路》,孔子评价卫国公子荆时提到:“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此处“苟完”意为“大致完备”,指事物虽未达到完美状态,但已具备基本条件。
“苟”在古汉语中还有“姑且”“如果”等含义(参考),但“苟完”中的“苟”更贴近“暂且”或“粗略”的语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侧重。
苟完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求完成,不求质量,只图走过场。形容做事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的态度。
苟(gǒu)的部首是艹,共五笔。
完(wán)的部首是宀,共五笔。
苟完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车舝之诗》:“尔子于石,维予与余,苟余觏尔,甘棠无终.”其中的“苟余觏尔”就是苟完的意思。
苟完的繁体写法为「苟完」。
在古代,苟完的汉字写法并无太大差别。
他总是苟完工作,从不认真对待。
这个项目是他苟苟日久,最终完不成的。
苟且、草苟、苟延残喘、苟延残滞。
敷衍了事、马虎、草率。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尽责。
报呈别出新裁鳖肉蔽美笔算不安本分策驽砺钝长檄禅袍缠滞赤豹吃得开船梯楚琴词卷腠理村律院道不拾遗滴骨亲涤瑕荡垢恩免访贤负媪附出故椟孤峭顾左右而言他好脸横行天下横心撝夺火熟降落骄骜袷袍浸渐赳赳桓桓酒力倦勤钜宝酷殁琉球群岛六牙白象卖友求荣瞒天过海马首欲东木偶弄虚作假曲恩认养骚臭摄判守贰竖儿疏梦黍子天法徒从儛书习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