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意思、惟妙惟肖的详细解释
惟妙惟肖的解释
[remarkably true to life;hit off;be absolutely lifelike] 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
详细解释
非常相像,非常逼真。 陈祖芬 《祖国高于一切》:“说来也怪,只有她出走之后,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
词语分解
- 惟的解释 惟 é 单,只:惟独。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从。惟我独尊。 但是:雨虽止,惟路仍甚泥泞。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惟(亦作“思维”)。惟度(?)(思量,揣度)。
- 惟肖的解释 相似。惟,语助词。《书·说命上》:“ 高宗 梦得 説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於天下, 説 筑 傅巖 之野,惟肖。” 唐 王季友 《鉴止水赋》:“得惩躁之为诫,知饰容之惟肖。”
专业解析
“惟妙惟肖”是汉语中用于形容艺术创作或模仿极为逼真的成语,其核心含义为“刻画精细,生动传神”。以下从多角度展开解释:
1. 基本释义
“惟妙惟肖”指描摹对象的神态、形态达到高度相似,强调艺术表现的真实性。例如绘画、雕塑或表演中对人物形象的精准还原(《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汉语大词典》进一步说明,该词常用于文学创作中,形容细节刻画细腻,使观者如见其物。
2. 字词解析
- 惟:古汉语助词,加强语气,相当于“极其”。
- 妙:指技艺巧妙,表现手法高超。
- 肖:相似、逼真,源自《说文解字》“骨肉相似也”。
四字连用,突显“形神兼备”的极致状态。
3.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书面语,修饰“描绘”“刻画”“模仿”等动词。例如:“敦煌壁画对飞天的勾勒惟妙惟肖”(《中国美术史》)。在表演领域,也形容演员对角色的精准诠释(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
4. 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成语大辞典》)
- 反义词:画虎类犬、似是而非(《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5. 历史渊源
该成语可追溯至宋代书画评论,如《宣和画谱》评吴道子作品“妙相具足,惟肖其神”,后经明清小说广泛使用而定型(《中国古典文学辞典》)。
引用参考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商务印书馆.
-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CCL语料库. http://ccl.pku.edu.cn
-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惟妙惟肖”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描写、模仿或刻画事物非常逼真,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释义:指对事物的描绘或模仿极其逼真,几乎与原物或原型难以区分。“惟”是文言助词,加强语气;“妙”表示巧妙、精妙;“肖”意为相似、逼真。
- 读音:wéi miào wéi xiào(注意“肖”读xiào,非xiāo)。
-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惟妙”和“惟肖”两部分并列构成。
二、出处与演变
- 宋代起源说
最早见于宋代岳珂《英光堂帖赞》,描述书法家米芾的作品“峭以健……惟妙惟肖”。
- 清代引用说
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序跋中引用该成语,进一步推广其使用。
三、用法与语境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定语或补语,含褒义。
例句:
“她扮演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郭先生临摹徐悲鸿的奔马图惟妙惟肖。”
- 近义词:栩栩如生(侧重神似)、活灵活现。
- 反义词: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失真)、似是而非。
四、与“栩栩如生”的区别
- 惟妙惟肖:强调外形的逼真,常用于模仿或写实艺术。
- 栩栩如生:侧重神韵生动,多用于文学或绘画中的形象塑造。
五、使用注意
- 易错点:
- 读音:“肖”不可误读为xiāo。
- 书写:“肖”不能错写为“削”。
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典故,可参考《英光堂帖赞》《聊斋志异》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分率避境常规长头春铨綷咏丹扇笃耨方兴未艾飜黄倒皂分内服役期高舂公报私雠鼓弄故误翰学何得訇豗笺启矜能负才侰澁赍赏絶妙好词菊花酒考选客枕拦击厘降流变里向马策西州麪花谬得磨穿铁砚奶豆腐裊绕尼童子破萼趫敏啓移旗语犬牙差互赛花灯慎徽使典市斗戍督书簏书筒司化堂邑通衢大道为国捐躯文车文禽舞草香茗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