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顽僊 ”。愚笨的神仙。指初得仙道者。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启》:“每以为得作才鬼,亦当胜於顽仙。”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二:“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僊。”一本作“ 顽仙 ”。 清 钱谦益 《镜古篇序》:“仙不通儒,龟息鸟伸,顽仙也。” 高增 《新游仙》诗之五:“归时便採灵芝草,其奈顽仙沉醉何?”
见“ 顽仙 ”。
“顽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án xiān,其核心含义指“愚笨的神仙”,特指初得仙道者。以下是详细解析:
总结来看,“顽仙”一词融合了宗教、文学双重语境,既指代修行者的阶段特性,也承载了文人自嘲或戏谑的独特表达。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背景,可参考《商山》《与梁武帝论书启》等文献。
《顽仙》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顽皮的仙人”。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拘小节、调皮捣蛋的仙人。
《顽仙》的拆分部首是“页”和“人”,其中“页”作为上部部首,表示与书籍或文化有关;“人”作为下部部首,表示与人有关。它的总笔画数为11。
《顽仙》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在故事中,有一个顽皮调皮的仙人,他经常拿着法器欺负人们,所以被称为“顽仙”。后来,这个词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嬉笑调皮的仙人。
《顽仙》的繁体字为「頑仙」。
在古代文献中,顽仙的写法稍有不同。可以写作「頑仙」,其中「頑」表示顽皮、顽劣,「仙」则表示仙人。这种古代写法更加贴近传统文化。
1. 她笑得像一个顽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抢眼。
2. 马上就要考试了,你还在那里顽仙,应该认真复习了。
组词:顽皮、仙人、调皮捣蛋。
近义词:顽童、顽劣。
反义词:高冷、严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