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达;贯通。《晋书·王沉传》:“ 博陵元公 沉 蹈礼居正,执心清粹,经纶坟典,才识通洽。”《宋书·礼志一》:“通洽古今,行为世表者,领国子博士。” 明 张宁 《方洲杂言》:“六题皆得旨,惟《禹贡》一题,不能通洽。”
“通洽”是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通达融洽(《汉语大词典》第10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指事物贯通无碍且达到和谐状态,如《宋史·乐志》载“礼乐通洽,法象昭明”,描述礼制与乐教融合贯通的理想境界。
普遍浸润(《故训汇纂》,中华书局2003年) 在古典文献中可指润泽万物的自然力量,《资治通鉴·汉纪》有“德泽通洽”的表述,强调德行教化如春雨般遍及四方。
圆熟贯通(《中文辞源》,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年) 现代汉语多用于学术领域,如《中国文学批评史纲》评价王国维学说“中西通洽”,形容其学问能融会不同文化体系而自成脉络。
“通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达;贯通”,通常用于形容学识、才能或道理等在不同领域的全面掌握与融会贯通。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晋书》《宋书》等古籍,或通过权威辞典查询更详尽的解释。
胞与卑身屈体别宫璸斒不瞑部守虿尾银鈎宸旒虫虺充积大客点地彫苓掉尾繁华童風聲鶴唳风阵敢勇当先宫花沟堑鸿疏候楼荟蔚胡虏假痴不癫简除简濇郊籍辑褫击考魁俊魁首泪迹练习曲黎豆灵茂露七露八毛楂楂面包圈抹利朋肯胼冒扑克清立饶沃山猫食忌食实封氏姓水土保持司祝泰河挑担晩造未老先衰乌玉玦无知衔啮小辫子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