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晚暮的意思、晚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晚暮的解释

(1).亦作“ 晚莫 ”。形容年老。 汉 李尤 《九曲歌》:“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壮士翻日车?”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行年将晚莫,佳人怀异心。”

(2).引申为晚年。 宋 陈师道 《上苏公书》:“士方少时,未来之日长,视天下事,意颇轻之,亦易为别,至其晚莫,数更离合,方以为难。”

(3).犹岁末。 南朝 宋 谢灵运 《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

(4).谓出仕时间已太迟。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二》:“﹝ 杨震 ﹞博学无所不究,数十年不应州郡之命,众人谓晚暮,而 震 志业愈篤,年过五十乃应州郡之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晚暮"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意象的书面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中归纳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自然时序层面 指昼夜交替的特定时段,即日落之后至完全入夜前的过渡阶段,与"黄昏""薄暮"构成近义词。该时段的典型特征是"残阳将尽而余晖犹存",常见于古代诗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暮立》中"独立檐下时,晚暮偏宜好"的描写(《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四)。

二、人生阶段层面 借自然界的日暮景象喻指人生晚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相应"的哲学观。《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特别强调其蕴含的"盛年不再"之意,常与"青春""壮岁"形成对比,如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文学表达。在语义强度上,"晚暮"较"暮年"更具光阴流逝的怅惘色彩,较"迟暮"则少却衰颓之感。

该词的古今演变显示,自先秦典籍至唐宋诗词,其物理时间义项逐渐向人生哲理义项延伸,形成汉语词汇"由实转虚"的典型发展路径。现代汉语使用中多保留书面语体特征,常见于文学创作与历史论述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晚暮”是一个多义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形容年老

    • 本义指年岁迟暮,如汉代李尤《九曲歌》中“年岁晚暮时已斜”,三国曹植《种葛篇》“行年将晚莫”均用此意。该义项为最核心含义。
  2. 引申指晚年

    • 由年老之意延伸,如宋代陈师道《上苏公书》用“晚莫”代指人生后期阶段,强调时间积淀带来的离合感悟。
  3. 代指岁末时节

    • 南朝谢灵运《彭城宫中直感岁暮》中“晚暮悲独坐”将自然界的岁末与人生暮年形成双关,体现古典诗词的意象叠加手法。
  4. 仕途迟滞的隐喻

    • 特指出仕时间过晚,暗含对功名机遇的遗憾。该义项多出现于古代文人自述中,如部分文献提及“谓出仕时间已太迟”。

注:该词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存在异写形式“晚莫”,近义词可考虑“迟暮”“暮年”,反义词则对应“青春”“早岁”等表达。具体使用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札颁发崩克迸射兵务宾至如归不由得采茶歌崇旷础石此番胆大包天道同伐乌林付推割制官仓老鼠鳏官故垄过词国香禾苗互为表里胡运颊囊健步如飞检戒贱内较尉佳夕急不可耐筋角酒皶鼻厥阴开炮愧情夔一足邻角榴裙马扁内殿内外牛耕钤括巧妙秋娥认贼爲子三黜圣诏沈鸷试对收效天烛同举屠酥伟妙维桑威裕无情少面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