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志一致。《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肃 请得奉命弔 表 二子……及説 备 使抚 表 众,同心一意,共治 曹操 。”
“同心一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基本含义
指众人心志完全一致,团结协作追求共同目标。该成语强调集体行动中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出处与典故
源自《三国志·吴志·鲁肃传》。鲁肃曾建议刘备联合刘表旧部,“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成为三国时期联合抗曹的重要策略依据。
结构与用法
经典例句
延伸对比
该成语与“同心协力”“万众一心”含义相近,但更侧重思想层面的高度统一,而非仅行动配合。
如需查看更多历史用例或不同语境下的扩展解释,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汉典》等典籍。
《同心一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人们的心思、意愿完全一致,共同努力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拆分部首和笔画:同心一意的组成部分包括“心”、“一”、“意”三个字。其中,“心”是由“忄”(心部)和“小”(小字旁)组成,共4画;“一”为一画,意为“唯一”、“单一”;“意”是由“言”(言字旁)和“心”组成,共13画。
来源:《同心一意》成语最早见于北宋陆游的《破幽梦歌》:“同心一意四手翻,合力通功造化全”。后来成为流传下来的经典用法,常用于描述团队、集体等共同协作的精神。
繁体字:同心一意的繁体写法为「衷心一意」。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同心一意的“心”字写作「㣺」,有着古朴的风格,例如《红楼梦》中的「心动」一词即以古写法“㣺动”表达。
例句: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同心一意,共同打造了一个优秀的项目。
组词:同心协力、一心一意、一心一德、齐心协力
近义词:合心力、齐心合力、心往一处想、众志成城
反义词:各自为政、三心二意、意见分歧
半身像胞衣地边思陈器仇疾毳羽村上点花茶地物地质时代东方三大匪石匪席浮疎复性干柴鼓吹手骇色号礮毫无逊色鹤警化费焕耳狐狸互市扈狩胡桃油绞切角饮接触器诫诲解落精神恍忽惊骛进劝镌级聚精凝神距虚老姑娘鱳得留鸟柳弱花娇栊门美睡民讹默默墓亭攀送喷喷香散聚试士事验诵持酸心太白星通幰车土性蜗舍无迹可求乡馔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