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王职的意思、王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王职的解释

(1).交给天子的贡赋。《左传·定公四年》:“取於 有阎 之土,以供王职。”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爰及 襄王 ,亦有 楚 人,不供王职。”

(2).天子的职事。《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巴夷王 朴胡 , 賨邑侯 杜濩 ,各帅种落,共举 巴郡 ,以奉王职。” 吕延济 注:“奉职,谓奉天子职事。”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翼储光於三善,长王职於百司。”

(3).天子的职官。《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凡家臣之良,则升于公辅,公臣之良,则入于王职,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王职”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权威角度进行解释:

一、帝王的职责(天子之职)

指君王或天子所承担的国家统治与治理的责任。这一含义强调最高统治者对天下、臣民的义务与权责。

例证: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诸侯朝修天子之职命”,此处“职”即职责,暗含诸侯需尊奉王命、履行对周王的义务,侧面反映“王职”的权威性。

《周礼·天官》系统化记载了周王统摄六官的职责框架,可视为“王职”的制度化体现(参考《周礼》原典结构)。

二、臣子对君王的职分(事君之责)

指诸侯或臣属效忠天子、履行朝贡、戍守等义务的职责。此义项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与责任。

例证:

《孟子·万章下》言“职分所在,不敢不勉”,朱熹注“职”为“所当为之责”,可引申为臣子对君王的职守(见《四书章句集注》)。

《史记·匈奴列传》载诸侯“各守其地,以时供职”,明确指代藩属对中央王朝的义务履行(中华书局点校本)。

学术依据与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将“王职”释为“天子之职”与“臣子对王的职分”双重含义,收录于第4卷第70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在“职”字条下引《左传》“职贡”用例,释义“职”含“职责”“贡赋”二义,与“王职”的臣属义务义项直接关联(1998年版,第1968页)。
  3. 古籍原典印证:
    • 《春秋左传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对诸侯“不供王职”的训诂,佐证义务义项。
    • 《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详述王权统摄体系,为“帝王职责”义提供制度语境。

结论

“王职”在古汉语中具有双向语义结构:既指向君主治理天下的权责(如《周礼》所示),亦涵盖臣属效忠君主的义务(如《左传》《史记》所载)。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但核心始终围绕“权力-责任”的封建伦理关系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

“王职”是古代文献中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释:

  1. 交给天子的贡赋
    指诸侯或地方向中央政权缴纳的赋税或贡品。例如《左传·定公四年》提到“以供王职”,即强调诸侯需承担向周天子进贡的义务。

  2. 天子的职事
    指君主或天子本身的职责与政务。如《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中“以奉王职”,吕延济注释为“奉天子职事”,强调对君主职责的履行。

  3. 天子的职官
    特指隶属于中央的官职体系。据《三国志·魏志·王基传》记载,“公臣之良,则入于王职”,说明优秀的地方官员可被选拔至中央任职。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安和敖粟变火彬彪泊礼不足晨间赤裂翠帷倒绷孩儿倒躲大生调饪冻死二江而亦访绘发展速度浮肿高玄勾染广饶寒伧颔颏汗洽股栗徊徨桓表隳斁金柈倦妆儁异口米廊室练卒林屋满衍靡雕明德惟馨末操秾丽辟车批难平道怯挠轻使奇袭三街六巷摔阔牌子竖褐术散伺风乌死气沉沉颂系缩小天意湍急脱户猇声狺语下缒谐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