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礼。 宋 文天祥 《与颜县尉复古书》:“谨上状,并致泊礼,以昭区区。”
“泊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差异,但主要解释如下:
“泊礼”意为“薄礼”,是古代文人书信中常见的谦辞,用于表示自己所赠礼物微薄。该词由“泊”(通“薄”)和“礼”组成,强调礼物的简朴或心意之诚恳。
例句:宋代文天祥在《与颜县尉复古书》中写道:“谨上状,并致泊礼,以昭区区。”此处以“泊礼”自谦所赠之礼微薄。
个别文献(如)提到“泊礼”引申为“停泊的船只向陆地敬礼”,比喻对他人的尊敬。但此说法缺乏广泛佐证,可能是对字面的延伸解读,需谨慎采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天祥全集》或古代礼仪类文献。
《泊礼》是一个独特的词汇,它指的是停泊船只并进行礼仪行动的意思。按照汉字的构造,我们可以将其拆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首先是“泊”字,它由“水”部和“白”部组成,表示水面上船只停靠的意思,同时,它的笔画数是8。接着是“礼”字,它由“示”部和“士”部组成,表示礼仪的意思,它的笔画数为10。
《泊礼》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封建制度。在古代,当一位高官或贵族乘船到达某个地方时,当地官员或士人会以礼相迎,并带领乘船人进行一系列的礼仪动作。因此,“泊礼”一词应用来描述停船并进行礼仪行动。
至于繁体字形式,它和简体字形式一样是“泊礼”,没有太大的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泊礼》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是:“搏禮”。在这个写法中,“泊”字被写作“搏”,表示船只停驻;而“礼”字被写作“禮”,表示礼仪行动。
例句:每当大官来访,我们都会准备好船只,迎接他们的泊礼。
组词:泊位、船泊、礼仪、周礼。
近义词:靠岸礼、停泊礼。
反义词:出发、启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