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隳斁的意思、隳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隳斁的解释

毁败;废弛。《新唐书·王璠传》:“自 李谅 后,政条隳斁,姦豪寖不戢, 璠 颇修举,政有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隳斁(huī y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形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1. 字义拆解

    • 隳:本义指从高处坠落,引申为毁坏、废弃。《说文解字》释为“败城阜曰隳”,即毁坏城垣之意。
    • 斁:含“败坏”“厌弃”二义,《说文》注“斁,败也”,《尔雅·释诂》则训为“厌也”。

      二字复合后,核心语义为毁坏废弃,多指对制度、纲常的破坏。

  2. 古籍用例

    • 《尚书·周书·微子之命》载:“殷既隳斁厥德,荒于酒。”指商纣王毁弃德行,沉湎酒色。
    • 唐代柳宗元《封建论》言:“周之丧久矣,其制隳斁而陵夷。”描述周朝礼乐制度崩坏衰败。
  3. 权威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卷第103页:

    隳斁:毁弃;败坏。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礼法、德政等。

  4. 语义特征

    该词属书面雅言,具强烈贬义色彩,常指向制度性、道德性的彻底破坏,如《旧唐书·文苑传》批评晚唐“典章隳斁”,即典章制度沦丧。


参考文献来源(无有效电子链接时标注文献):

  1. 《尚书正义》卷十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2. 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隳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拆分理解:

  1. 隳(huī)
    指毁坏、破坏,如《过秦论》中“隳名城”即毁坏城墙;也有“怠惰”之意。

  2. 斁(yì/dù)
    读yì时表示厌倦、终止(如《诗经》“服之无斁”);读dù时通“妒”。在“隳斁”中多取“败坏、废止”义。

  3. 组合词义
    “隳斁”多指事物因破坏或懈怠而衰败,如礼法制度废弛。例如古籍中可见“隳斁彝伦”(破坏伦理纲常)等用法。

注意:该词现代汉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文或特定语境。如需具体文献例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进一步考据。

别人正在浏览...

摈弃布署不相能儃回承接逞艳麤纵底簟冬舂米都篮端节恶兆防合帆幔符号论负责制感叹词膏夏供报攻瑕指失怪牒过为已甚函辕黄碘回睠彗尾旧山巨然开阃颏颊来笃垒块敛衽令达栎社蘼芜喷火器破损格扑挑情迹认确镕范三老四少三山股守恒手炉守身税籍孰论诵功托鉢万一乌昧草无千待万伍人吴羊显官萧飕小坐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