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 am honoured by your visit] 敬辞。屈尊相访
(2) 称对方来访自己
(3) 请对方往访他人
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屈驾。称人来访或走访的敬辞。《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宋 王安石 《回谢馆职启》:“未获造门,先承枉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我还没有去拜望,怎敢枉驾。”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但我近来午后几乎都不在家……如枉驾,请勿在十二至八时之间。”
“枉驾”是汉语中的敬辞,具有以下详细释义和用法:
基本含义
拼音为wǎng jià,表示屈尊相访,常用于对他人来访或走访的尊敬表达。其核心在于通过降低对方行为的高度(“屈尊”)来体现谦逊和敬意。
用法分类
经典文献用例
最著名的出处是《三国志》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诸葛亮建议“将军宜枉驾顾之”,强调对贤者的尊重。
此外,《晋书》等古籍中也有类似用法,多用于士大夫阶层的社交场合。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仍作为书面敬语,常见于正式书信或谦逊表达,如“烦请枉驾一叙”。
总结来说,“枉驾”通过降低对方行为的“尊贵性”来表达敬意,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礼仪功能,是中华文化中谦逊特质的典型体现。
《枉驾》是一个成语,意指做某件事情费力却事与愿违,白费功夫。
《枉驾》中的“枉”是由木字旁组成,笔画为九;“驾”是由马字旁组成,笔画为五。
《枉驾》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驾车礼仪。当时,官员乘车经过他人门前时,需表示礼貌,以示尊重。然而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行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碍或不顺利的情况,此时就可以使用《枉驾》来表达自己的无奈。
繁体字中, 《枉驾》 的写法為《枉駕》。
在古代, 《枉驾》 的“枉”字多有“彷”、“违”等变体写法。
他辛辛苦苦准备了很多资料,却在会议上一言不发,真是《枉驾》了他的努力。
无果而合、枉费心机、枉费心思
白费力气、徒劳无功、徒劳无益
有所获得、顺利达成
阿兰若般首臕息冰凝冰清水冷比踪鹁鸽臣属从役错逆泛览发愿飞路锋骨根基鼓翰航次行壠汗马之功黄金失色恍如梦寐瓠落伙长狐裘蒙戎加密艰阻郊菟家亲津涘击杖局顾愧勖苦疾雷转流潦龙德洛诵懵怔门无杂客门限麛夭默转潜移内陷宁宅鹏天前边齐编弱寡实覈水局腾击腾挪頽沱拓展万有引力煨干就湿详练销澌谢恩屑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