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报到的意思、报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报到的解释

[report for duty, register] 向有关部门报告自己已到

新生已开始报到

详细解释

(1).报告已经来到。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旧制,宰相报到,未刻方出中书,会岁大热,特许公( 赵普 )纔午归第,遂为永制。”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四章:“饭后, 郭祥 站起来,要去团营报到。” 老舍 《四世同堂》八五:“他去找地下工作者的机关,一来是为报到,二来是看看能否借到一辆自行车。”

(2).报道;禀报。 明 吴承恩 《点绛唇》曲:“数声啼鸟,报到花开了。”《白雪遗音·八角鼓·清晨起》:“手提兔毫,锦片片的文字写的高。写罢搁笔自己睄。童儿报到有人找,忙把书笺案上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报到”是汉语常用动词,指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办理登记手续,表示正式加入某个组织或参与某项活动。其核心含义包含三个层面:

一、构词解析 由“报”(禀告、回应)和“到”(抵达)构成会意结构,源自古代官府文书制度。《说文解字》释“报”为“当罪人也”,后引申为复命告知;“到”甲骨文象人至土上,本义为抵达目的地。

二、现代释义

  1. 登记确认:特指新成员向组织方进行身份核验,如新生入学注册(教育部《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
  2. 履职声明:公务人员赴任时向主管单位提交凭证,例如公务员入职需持《报到通知书》至人事部门备案。
  3. 时空标记:在特定时间节点完成位置确认,常见于“截止报到”“逾期未报到”等行政表述。

三、使用特征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56页
  2.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动词用法词典》行政程序类目
  3. 北京大学中文系《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动词搭配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报到”是一个动词,表示到达指定地点后向相关方登记或告知自己的到来,常用于正式或组织性场景。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个人或团体抵达某地后,主动向负责机构、组织或人员登记信息,完成流程性手续。例如:

2. 使用场景

3. 易混淆词辨析 常与“报道”混淆,二者区别在于:

4. 语法特征

5. 文化延伸 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报到”行为体现了对组织程序的尊重,如军人归队报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场景具有更强的纪律性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暗礁霸杜八观六验迸烈边酋博刀步态蹒跚赪虬珠晨衣大喘气大功告成担夫争道澹注倒蹅门定谟东荒发光发薪风尘风耗附骥蝇高消费共驩鬼卿寒栗栗赫胥氏晖景慧明将天就地简授击赏开台课租老爷庙厘理凌劫録音机炉渣毛骨目禁囊矢佞幸拗拙榷酒征茶认贼爲子石哈欠守虏説长论短殊释司号员填积铁锡同流合汙头嗌土强王瓜韦护违衷无量斗乡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