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院的意思、画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院的解释

[imperial art academy] 旧时为朝廷服务的官方绘画机构。后以画法工整细致、严谨不苟称为画院派

详细解释

(1).古代供奉内廷的绘画机构。 五代 时 西蜀 、 南唐 均设之, 宋徽宗 时最著,画法以工细为特点。 元 不设, 明 复置, 清 废。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宋画》:“ 周怡 者,画院人。 宣和 末,承应摹倣 唐 画,有可观。”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宋碧云 , 景定 间画院待詔,善人物花竹翎毛。”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院画》:“ 宋 画院众工,凡作一画,必先呈稾,然后上真。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种种臻妙。”

(2).以研究画法、进行创作、观察交流为主要活动的绘画机构。其成员多数为画家。《人民日报》1990.6.5:“由 太原 画院二十位画师创作的七十馀幅美术作品,最近在中央美院附中当代美术馆展出。”如: 广东 画院、 福州 画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画院”是中国古代至现代与绘画相关的机构或场所,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画院最初指古代宫廷设立的官方绘画机构,主要职责包括为皇室创作艺术品、整理鉴定宫廷藏画、培养绘画人才。 现代则指美术创作与研究机构,如中国国家画院等。


二、历史发展

  1. 起源与鼎盛
    • 五代十国:西蜀、南唐最早设立画院,招揽名画家为宫廷服务。
    • 宋代:宋徽宗时期(1101-1125年)的翰林图画院最著名,形成“院体画”风格,以工笔细腻、严谨写实为特点。
  2. 元明清演变
    • 元代未设画院,明代恢复但规模较小,清代废除官方画院制度。

三、主要特点


四、现代应用

如今“画院”一词也用于形容画家聚集的工作室或高水平绘画团体,例如广东画院、福州画院等地方性机构。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中国国家画院官网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画院

《画院》是一个指代绘画学院或画家聚集地的词汇。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画”和“院”。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画”字的部首是“田”,它的总笔画数是8。而“院”字的部首是“阝”,它的总笔画数是8。

词语来源

《画院》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绘画圈子,当时一些知名的画家和绘画爱好者会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地方被称为“画院”,成为他们共同创作和提升技艺的场所。

繁体字形

繁体字《画院》为「畫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观念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画院》的古代写法可能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在东汉时期的写法可能是「畵苑」,而到了唐代就可能变成「畫苑」。

例句

1. 在这个画院里,年轻的艺术家们可以放心地探索他们的创造力。

2. 她在画院里度过了快乐而充实的时光,逐渐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画家。

组词

画室、画家、画展、画廊

近义词

绘画院、绘画学院、绘画工作室

反义词

非画院、非绘画圈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