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书的意思、上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书的解释

(1) [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a higher authority]∶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

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

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give a new lesson]∶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详细解释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战国策·齐策一》:“﹝ 齐威王 ﹞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於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 絳侯 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繫清室。”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清 龚自珍 《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

(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雨花》1981年第6期:“一九七五年四月, 贺捷生 上书 毛6*6*席 ,要求寻找 贺龙 同志遗骸,补行葬仪,讣告国人。”

(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 春香 ,请小姐上书。”《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 代儒 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孙少爷 你背完书,就回屋睡觉去。老爷子再要上书,就说 陈奶妈 催你歇着呢!”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上书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上书”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向君主或上级进呈书面意见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指臣子或百姓通过书面形式向统治者提出建议、劝谏或请求。例如:

    •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臣民上书讨论祭祀事宜。
    • 明代袁可立因上书弹劾权臣被削职。
  2. 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
    不限于君主,也可指向其他权威人士表达诉求。例如:

    • 1975年贺捷生曾上书毛主席请求寻找贺龙遗骸。
    • 唐代韩愈在诗中提到“胡不上书自荐达”,鼓励主动表达才能。
  3. 旧时私塾讲授新课
    指塾师向学生讲解新课程内容。例如:

    • 《牡丹亭》中春香请小姐“上书”,即开始新课学习。
    • 《红楼梦》第九回提到代儒布置对联后让学生“明日再来上书”。

二、扩展信息


三、现代应用

如今“上书”多用于比喻义,如民众向政府部门提交联名信、建议书等,延续了表达诉求的核心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上书》的意思

《上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给文稿、信件等上题,即在文稿等上方写上标题。

《上书》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上书》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上”和“书”,其中“上”部首笔画数为3,而“书”的部首笔画数为5。

《上书》的来源

《上书》一词来源于《论语·阳货》篇,“上好礼,则民敬慕而乐施之;上好政,则民避之不如左右。”意为如果上面的人很有修养和才能,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敬仰并且愿意向他们学习。因此,人们把向上的行为比喻为学习上面有道德修养的人,因而称之为“上书”。

《上书》的繁体字

《上书》的繁体字为“上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上书》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似,只是笔画有细微差别。

《上书》的例句

他专注地在纸上书写,准备《上书》给上级领导。

《上书》的组词

上书楼、上书房、出书上市。

《上书》的近义词

题名、标注。

《上书》的反义词

下书。

别人正在浏览...

爱染阿郎八十亿刼背境不想道嘈喝策力怆地呼天淳耀当不的到头打响鞑妖嘀嗒多民族国家督劝饵丹方趾圆颅发条发隐飞觞走斝風雨表负刍服阕改革者梗河归顺和雇活财神火母疆固贾女私窥浄宫竞秀开袠旷浪纩缯吏科六诏楼居逆边贫味寝弛七死八活秋收冬藏人语马嘶日课襦袴謡赏遇手磬子淑离斯巴达克同盟四周遭酸溜溜童儿兔魄望梅花弯拴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