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semouthed;tight-lipped;secretive] 说话小心谨慎;不随便透露情况或应允别人
一个口紧的私人秘书
(1).犹言嘴馋。《西游记》第八五回:“﹝ 八戒 ﹞有些躲懒,不肯出头,却只是有些口紧,好吃东西。”
(2).说话小心,不轻易透露情况。《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尼姑道:‘我们出家人,第一口紧。小姐有话,不妨分付。’”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十八章:“赶快去告诉那些有关的人家,在粮食买卖的问题上要口紧,千万不要叫人家调查出来了。”
口紧(kǒu jǐn)是现代汉语中描述言语谨慎态度的常用词,核心含义指说话谨慎,不轻易透露消息或表态。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权威解析:
言语谨慎
形容人严守秘密,不随便泄露内情。例如:“他向来口紧,重要计划从不外传。”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52页。
不轻易允诺
引申为不随便答应他人请求,态度慎重。例如:“这事需口紧些,别轻易承诺。”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3卷第124页。
对比示例:“口紧者重诺,口松者易泄密。”(《汉语惯用语词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涉及商业机密时务必口紧。”(职场语境)
“交友贵在信任,但初识时仍需口紧。”(《交际汉语常用语手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口紧:说话谨慎,不乱讲。”(《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口紧得很,半个字也不肯吐露。”印证该词历史沿用。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语言学研究成果,确保释义的准确性与学术严谨性。
“口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这是现代常用的主要含义,形容人言语慎重、保守秘密,常见于日常交流或文学作品中。例如:
在古籍或方言中,“口紧”可指“嘴馋、贪吃”,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可参考《西游记》《古今小说》等文献。
巴巴急急班固《两都》悖嫚辨明冰河期兵行诡道长更畅爽承流重沓出分纯洁胆丧魂惊诞哲遁迹方外厄急坊门罚赎羔犊割恩购物光速馘俘核准剪断戢军纪录片聚宝盆看徇客坐愧戴两半立功栎木六街三陌龙盘虎拏稆豆满理模式识别牧业木叶囊奏攀林青苏饶羡日昳三舍沙鈎身相渗淫神鱼食新黍雪耸听损人天将雄师外行晩实无路可走校垒